億元計人民幣殘鈔餵蚯蚓


  • (圖:香港明報)

(中國)截至去年,中國大陸市面流通貨幣達6.03萬億元,每年應銷毁1萬億元廢棄殘破的紙幣。中央電視台跟進報導廢舊人民幣的銷毁過程:殘鈔被運鈔車運到殘幣銷毁中心,經過包括脫墨等特殊回收工序,變成再生紙漿、污泥等,由於人民幣主要以棉花為原料,含豐富且蚯蚓喜歡吃的有機物質,因此每年有數以億元計、重量以噸計的人民幣殘鈔,被用來餵飼蚯蚓。

央視記者近日跟隨一輛運鈔車從天津出發,開往河北保定,跟蹤人民幣殘鈔的處理過程。根據規定,人民幣殘幣和完整的人民幣一樣,須由特種運鈔車運送,且有武裝押運,運鈔車只能在日間運輸,廢鈔銷毁地點不能在市區。

送郊區處理年毁萬億元紙幣

運鈔車駛下天津一條高速公路後,走上一條偏僻的農田小路。司機透露,這條小路鮮為人知,但運鈔車已經在這裡行走了十幾年。隨後車輛抵達一個不起眼的銷毁地點,看上去與普通工廠一樣。停車後,車門從兩邊打開,車內裝著8個巨大的麻布袋。廢品再生公司負責人鄭睿斌透露,袋內是銷毁處理、被壓成塊狀的人民幣。殘鈔被壓縮處理成小圓柱體,每個圓柱體原面值約17000多元。鄭睿斌說,每個麻袋約裝500斤殘鈔,若以100元面值計算,一袋有2000多萬元。運鈔車最大裝載量是8噸,但是每次運輸量一般不會太大,如這輛車運輸了4噸,折合逾億元。

攪碎脫墨
成韌度強再生紙

鄭睿斌透露,殘幣廢料會被放上糙渣處理生產線,經過脫墨﹑解離等程序,變成紙漿纖維。銷毁線上,有一部3米多高、十幾米長的大型機器,工人將殘鈔倒入一端的進料口內,容器內置的銷毁刀將殘幣攪碎。隨後是脫墨處理,即清除圖案和文字。鈔票脫墨比一般廢紙更難,因為鈔票在濕水狀况下,紙張強度非常高。兩個多小時後,殘幣變成了白色紙片;再經過解離等幾道程序,紙片中的纖維被分離,就變成白色紙漿。而篩出來的廢料中,白色的是沒有解離完的糙渣紙片,黑色的是雜在其中塑料片等雜質。這些雜質可以製造雞蛋托一類的產品。

150噸廢鈔產污泥年賺3萬

由於人民幣的原料主要是棉花,殘鈔變成的紙漿吸水力、柔韌性更強,適合做日常用紙。此外,再生過程中還會產生廢泥,主要成份是細小纖維等有機物,並無太多有害物質,是蚯蚓的至愛食物。這些污泥被放在工廠附近的小樹林,以一層薄膜覆蓋,以餵養泥土中的蚯蚓,而蚯蚓可用做釣魚的餌料。污泥的市價是每噸200元,一年能帶來3萬多經濟效益,換言之,每年用來餵蚯蚓的廢鈔達150噸,鈔票原面值數以十億元計。(香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