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摩薩德主管:特工高層‧籌謀秘密外交


  • 哈勒維(Efraim Halevy)1998至2002年出任摩薩德主管。(圖:香港明報)

(以色列)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叫人聞風喪膽,但去年哈馬斯高層在迪拜遇刺,刺客隊在閉路電視下無所遁形,事後更遭揭發盜用英國加拿大等國公民身份。事件引起以色列及國際輿論嘩然,1998至2002年出任摩薩德主管的哈勒維(Efraim Halevy)早前訪問香港,並接受香港明報專訪。

問及對摩薩德行刺案如此大意有何意見時,他說:“我不會評論繼任人的工作,這是我的原則;何況以色列從沒有表態,那可能是摩薩德,也可能不是。我不知道。”

暗中斡旋破冰
助救特工

哈勒維雖然拒絕評論迪拜行刺事件,但摩薩德行刺哈馬斯而出盡洋相,過往也曾發生過,事後更要哈勒維“出山”收拾殘局。摩薩德1997年派人到約旦行刺哈馬斯高層邁沙阿勒(Khaled Mashal)事敗遭約旦擒獲。當時約旦才跟以色列簽訂和約不久,國王胡辛和阿拉伯世界均大怒,事件成為以色列一大政治危機。

哈勒維當時原已離開摩薩德,擔任以色列駐歐盟大使,時任總理內塔尼亞胡只好急召他回國善後。哈勒維大膽提出,釋放被以色列囚禁的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Ahmed Ismail Yassin,後於2003年被以色列炸死),讓約旦有下台階,釋放6名摩薩德特工,總算將風波擺平。哈勒維在其《Man in the Shadows》回憶錄憶述,這次事件影響了他對中東及國際事務的很多看法。

出回憶錄
讚阿拉伯翻譯精準

哈勒維向記者笑言,他的回憶錄也有阿拉伯文譯本,由一家埃及與黎巴嫩出版社聯合出版,“翻譯十分準確,沒有曲解我的意思,但封面卻加上一句:‘認識你的敵人’。”以色列跟阿拉伯世界向來緊張,但原來斡旋破冰每每由情報官員暗中促成。哈勒維1961年加入摩薩德,曾在多個範疇工作,主力從事中東的秘密外交,跟約旦國王胡辛友好,兩人的交情更是以色列跟約旦1994年締結和約的關鍵。

哈勒維稱,摩薩德跟其他國家情報機構最大分別,便是從事外交工作,及參與拯救其他國家的猶太人行動。他解釋,以色列立國頭30年,跟多國都沒正式邦交,以東亞為例,中國和印度都是在1990年代才跟以色列建交,沒有正式渠道的外交工作,便由摩薩德負責。

主張與哈馬斯談判
被當異類

多年重事外交斡旋令哈勒維在以色列成為“異見人士”。對於長年累月的以巴衝突,他一直主張跟哈馬斯談判,“我的看法不為政府接受,但慶幸以色列輿論開始有些改變”。他強調,有此主張是出於務實考慮,亦不代表接受哈馬斯。他認為,以色列不能忽視哈馬斯控制了加沙地帶這一戰略重地的事實,他評估道:“在可見的將來,形勢不會變,所以我們應尋求方法去‘籌劃形勢’(arrange the situation)。”

他稱,以色列最終要懂得從敵方選取一些對象來談判,“不能將反民主組織跟恐怖組織混為一談:塔利班不等於基地,基地也不等於真主黨,也不是哈馬斯”。他指美國近期便小心翼翼研究跟塔利班談判,哈勒維認為以色列也應留意時機跟哈馬斯談判。

哈勒維2002年退休,但不時也有出席會議,跟其他國家的退休官員及學者交流,進行所謂“次軌外交”(Second Track Diplomacy),當中更包括伊朗學者。他表示參與“次軌外交”的人物,有時比正式外交有意思得多。次軌外交能否促使以色列跟伊朗關係有突破?就要拭目以待了。

代號“C”
MI6主管破天荒露面

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主管索沃斯(John Sawers)10月28日破天荒露面發表演說,向一眾記者大談保密的重要性,又揚言MI6從未使用酷刑以獲取情報。

揚言從未用酷刑取情報

神秘的軍情六處已有101年歷史,但直至1994年英國政府才對外承認此機構的存在,今次更是首次有MI6主管公開露面講話。索沃斯堅持MI6必須保持神秘,“保密不是一個骯髒的詞,也不是一種掩飾,它在確保英國的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他指一旦情報曝光,不但特工有危險,也會危及所有國民性命。

與歷屆MI6主管一樣,索沃斯的代號是“C”,這是MI6首名主管卡明(Mansfield Cumming)姓氏的首字母。作為主管,索沃斯簽名時也總是用綠墨水,這也是卡明的習慣。他說自己的工作最令人筋疲力盡的是,每天要閱讀各種有關恐怖份子如何密謀襲擊英國的情報。

索沃斯去年獲任命後,有報章從其妻子facebook上取得他與孩子度假的照片,但政府得悉後,這些facebook照片和其他個人資料都被刪除,有政客認為泄露這些資料是安全失誤。(香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