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無人艇年中首探南海島礁‧香港科大畢業生研發


  • (圖:星洲日報)

(中國)隨著中國針對南海及附屬島嶼開發速度的加快,蒐集海量基礎數據成為必修功課。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將在今年啟用無人艇進行南海海洋測繪及島礁調查,所用的是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張雲飛等人研發的無人艇,將是中國自主研發無人艇首巡南海。

據“珠海高新區”網站消息,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前日與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共同設立“南海無人艇調查技術聯合實驗室”,目前雙方已進入島礁調查合作的最後準備階段,雲洲智能將於4月底向此中心交付海洋測量無人艇。

軍民兩用
可禦4米浪

雲洲智能是中國第一家從事無人艇研發和生產的民營企業,也是目前中國軍方唯一無人艇承製單位,所製的民用級水面清潔無人艇以及環保監測無人艇售價1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不等,蘇州水利局及廣西水利廳均採購過,其中環保監測無人艇還曾參加過2013年廣西賀州賀江水受鎘等重金屬污染的監測。

據雲洲智能網站公佈,用於海洋測量的無人艇“LE2000”排水量約2噸,長約5.6米(見表),柴油動力,可持續航行300公里,速度為每小時28海里,依靠LTE網絡或是無線電傳輸與控制台通訊,可在海浪1.5至2.5米的海况下作業,最惡劣可抵禦4米高的海浪。

雲洲智能董事長張雲飛表示,目前無人艇技術已完善,正與南海調查技術中心共同加大投入,建造系統更完善、承載能力更強、更符合南海水域環境應用的無人船系統,以適應條件更複雜、週期更長的海洋作業。

!1GPS定位自主航行‧難有偏差

張雲飛指出,海洋測量通常以每隔5米作為一個測量點,南海海洋測繪及島礁調查工作量龐大。此前依靠人力,租一艘船,頂著日曬雨淋作業。而遇水深1.5米以內的水域,還需要工作人員涉水工作,而無人艇吃水僅0.45米。

此外,原始的測量方法容易偏離航線,而無人艇通過GPS定位自主航行,搭載測繪儀器自動作業,人工測繪有5至10米的偏差,無人艇只有幾十厘米,人工一個月的工作量,無人艇只需要3天。

專家:易適應惡劣環境

南海調查技術中心主任嚴金輝說,隨著海洋強國戰略實施、南海開發不斷推進,中國需要採集大量海洋環境條件基礎數據,用於減災防災、海上搜救及軍事任務等。

與傳統人工作業相比,無人艇能夠更有效適應惡劣的海洋環境和氣候條件,且成本較低、效率更高,是未來可以廣泛應用於海洋勘察、島礁調查的新技術手段(香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