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檳城的地道生活


(馬來西亞)早前,世界著名雅虎(Yahoo)搜尋網站選出全球臨死前必遊的10大島嶼,檳城以其多元文化與美食,昂然名列第8,是大馬唯一入選的島嶼。

其實,古老精緻的檳城,除了美在那歲月面前依舊魁偉鼎立的優雅老建築,美在那數百年來如一日的悠閒步伐,美在殖民文化與大馬多元文化的完美融合,美在那有山有水的水綠山青外,更美的其實是隱身在每個角落裡的檳城人地道生活。

古蹟區人氣勃勃

檳城古蹟信託會坐落在檳城古蹟區內的義興街(Church Street),在會所與何小芬會合前在往牛幹冬(Chulia Street)的路上,何小芬指著路牌告訴我說:“檳城路名,也可以是檳城旅遊很重要的一塊瑰寶。單單義興街,中文街名與英文街就各有不同,反映了當時政府與民間對這條街的不同詮釋。例如吉寧仔街,當地的福建人與廣東人又有不同的叫法。這些街名,反映了喬治市很古早的生活狀況,而檳城是唯一還保存民間街名歷史的城市。街名,也可以是外地人認識檳城的一個最基本入門。”

牛幹冬Chulia Street
穿著拖鞋去面檔,好自由

牛幹冬是檳城早期最主要的街道之一,與檳榔嶼的交界處曾經是早期電車軌道的所在地。當地早期聚集了很多來自印度Chola王朝的印裔,他們被稱為Chulia,由此可見,這條街是由族群聚集而得名。

“這是檳城市區內最不協調的一條街,因為一方面它是檳城最早國際化的街道,街上有很受背包客歡迎的廉價民宿與酒店;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是一條很地道的街道,例如那兒有一條叫cheapside的巷子,專門賣五金,只為當地人服務,遊客走進去,只能空手而回。”

白天的牛幹冬與夜晚的牛幹冬也有不同的風味,華燈初上,遊客有小酒吧可以喝酒聊天,當地的居民則會穿著拖鞋,等待最傳統的雲吞面以及咖哩面開檔。走進這條街,端看你要成為遊客或在地人,自由得很。

吉寧萬山巴剎Chowrasta Market
印度美食二手書尋寶,古早味

擁有百年曆史的吉寧萬山巴剎,是老檳城與道地檳城人至今最愛逛的當地菜市,也是其中一個最有檳城風味的傳統市場。

檳城華人稱這兒為吉寧萬山,因為早期四分之三的檔主都是來自南印度的移民或者是印裔回教徒。今日,在這兒做生意的,以華人居多。印裔有些則集中在隔壁街的Lebuh Tamil做些茶水生意。

在那兒,你可以品賞可以全馬唯一一家Ais Tingkap冰品。這個祖傳三代,來自斯里蘭卡,在這兒賣了80年的消暑飲品,以獨特的印度香料調味,是這兒最有滋味的古早味。

此外,11點之前,你也可在吉寧萬山外面,看到一位老伯頂著高溫手工製作薄餅皮。而在巴剎內,更有廣東人的古早美食。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各取所需的好地方,底樓除了有傳統市場,更有賣土產如荳蔻、醃木瓜、豆沙餅的各式檔位,二樓則是二手書迷的天堂,琳瑯滿目的二手書,等著愛書人來尋寶。

新街巴剎The Campbell Street Market
買菜嘆茶吃點心,很寫意

檳城早期的巴剎有宏偉的外觀,維多利亞建築風格的新街巴剎,就是早期傳統巴剎的代表作。

新街巴剎附近有古老的甲必丹吉寧回教堂,根據檳城古蹟信託會出版的檳城穆斯林古蹟之旅旅遊小冊子記載,巴剎所在地早期是馬來人墓園。新街巴剎裡面有賣魚蝦豬肉牛肉羊肉以及蔬菜檔,但是外面的賣菜街卻有更多賣菜的檔子。通常人們在巴剎買肉後,就會逛到外面買菜。

同時,附近也有歷史悠久的桃園茶樓、宜香茶樓以及益和茶樓,逛完巴剎買好了菜,走進茶樓嘆一嘆茶,吃吃點心,是當地人最寫意的時光。這三家茶樓都有50年以上的歷史,是檳城人著名的老字號。新街當年為廣東人聚集地,也造就了此地多茶樓的現象。

基督教墓園Christian Cemetery
自然美麗的景色,取景地

位於喬治市外圍的Jalan Sultan Ahmad Shah基督教墓園,秀麗優美景緻,是攝影師取景的熱門地點之一。

無論外頭的天氣多麼熱,踏入墓園,滿園長得茂盛的雞蛋花樹頓時把外頭的暑氣與喧鬧抵擋在外頭了。雖然和多年前比較,此刻的墓園感覺沒有這麼明亮,地上的枯葉也稍微多了一點,但是依舊是繁華城市中一片自然美麗的景色。

這個始自18世紀後期的公塚是早期登陸檳州的歐洲人最後的棲息地。安葬在此的​​名人包括檳城的開發者萊特上校(Francis Light),創辦全馬第一間英文中學——大英義學校(Penang Free School)的Hutching神父,及《安娜與國王》故事中真實主角Anna Leonewens的丈夫Thomas Leonowens。墓碑資料顯示,早期安葬在此的​​人,多是在開發森林之際感染瘧疾而逝。

此墓園分為三部份,一是天主教墓地、一是基督教墓地,還有大約12個相信是早期為了逃避太平天國迫害事件,而從中國來此避難的客家基督徒墳墓。



你知道嗎?

檳城在哪裡?

經緯度:N5°24',E100°14'。

檳城州範圍包括:
檳島:位於馬六甲海峽,行政上劃分為兩個地方政府,即東北縣和西南縣;

威省:地名是根據英文舊稱Province Wellesley翻譯,然而獨立後官方已正名為Seberang Prai,位於馬來半島西海岸面對檳島的部份,行政上劃分為三個地方政府即威北,威中及威南。

首府:喬治市(Georgetown,因英王喬治三世而得名),檳島東北方,喬治市是大馬第二大都市。是一個以華人爲主的、具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華人人口數約佔檳城人口的43%,馬來人佔41.1%、印度人佔10.1%(注:2006年人口資料)。

沿海為狹長的平原,內陸多山地,岸外小島包括木寇山(Jerejak Island)等。

檳城的海陸空

陸運:檳島與威省之間以一條長達13.5公里(亞洲第4,世界第9)的大橋連接著,簡稱檳威大橋,建於1985年。檳威大橋直接連接馬來半島西海岸的南北大道(PLUS)高速公路,可達北部馬泰邊境的黑木山(Bukit Kayu Hitam)或南部馬新邊境的新山。另外,從威省北海,可由鐵路南下直達吉隆坡或北上泰國的合艾和曼谷。

水運:行人和車輛可使用渡輪來往檳島喬治市和威省北海;快艇服務至吉打州浮羅交怡(也稱蘭卡威島,Pulau Langkawi)和印尼棉蘭。

空運:喬治城東南方16公里的檳城/峇六拜國際機場(Penang / Bayan Lepas International Airport),西馬來半島北部主要機場。(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3月17日)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