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河回村和假面舞


(韓國)當太平簫高亢的旋律帶出鼓點和鑼聲的抑揚頓挫,戴著假面的舞者便和著節奏,用緩慢而略帶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調侃戲謔的語言演繹生活中的酸甜或苦澀……

韓國安東市河回村的別神假面舞,以不變的節奏和舞步上演了數百年,而今作為韓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已成為韓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以西數十公里的河回村,因被韓國第二大江洛東江以“S”形蜿蜒環繞,取“河回於此”之意而得名。從高處俯瞰河回村,地形呈“太極”形,因而從古代開始這裡一直被視為風水寶地。讓當地人自豪的是,600多年來這裡從未遭受外敵入侵,村內許多朝鮮時代的古宅仍完好地保持至今,因而也被讚為“活著的朝鮮建築博物館”。

如今,河回村內仍居住著120多戶、230多名居民,在充滿古代氣息的瓦房或草屋裡過著現代的生活:低矮的石頭院墻或茅草屋檐底下停著轎車,對開門扉上寫著“咖啡屋”字樣,古與今、傳統與現代,在這裡奇妙地交融,眾多遊客慕名來此體驗古代朝鮮文化,這裡也成為韓國諸多古裝影視片的取景地。

河回村的名聲遠揚還緣於這裡涌現過不少知名官員和文化名流。這裡是朝鮮時代儒學大師李滉講學之地,傳統文化浸染至深,因而有“韓國的精神文化之都”之稱。但比這些歷史人物更為今人所熟知的,則是河回的別神假面舞。

別神假面舞在古代的朝鮮半島甚為流行。最初以驅魔、為死者薦度、祈求村落平安和豐收為目的,漸漸發展為嘲諷和揭露貴族和庶民間的社會矛盾、宣泄底層民眾苦悶和不滿的渠道。

在韓國,數得上名的假面舞就有江陵官奴假面舞、固城五廣大、松坡山台戲等十多種,使用的假面外觀各不相同,而“河回假面”是韓國唯一的國寶級假面。

以楊木為材料的河回假面,流傳下來的共有11款,其中的“兩班”(古代朝鮮貴族官員)假面享有“韓國的微笑”之美譽,已成為韓國文化宣傳中的代表形象之一。

結合了民間巫俗和祈求平安的娛神表演的河回別神假面舞,雖上演了幾個世紀,內容結構卻無大變動。無論是宰牛屠夫的巧嘴油舌、老嫗悲嘆身世的織布歌,還是破戒僧的心懷鬼胎,或官員和書生之間的相互吹捧,都是來自於社會最真實的生活場景,今日仍能博得觀賞者的會心一笑。

在河回村表演場觀看了假面舞的愛爾蘭遊客胡安妮塔告訴記者,雖存在語言隔閡,但她可以從舞者的面具和肢體語言中瞭解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和講述的故事,感覺非常獨特。

對於安東市來講,河回假面舞不只是一種傳統藝術表演形式,更是城市發展的“招牌”。1997年,安東創辦了以河回別神假面舞為基礎、涵蓋世界各國假面文化的安東國際假面舞節,融狂歡和民俗體驗於一體,成為目前韓國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

據安東假面舞節組委會秘書長權鬥鉉介紹,安東國際假面舞節在每年9月的最後一週五開始,持續10天。節慶主要內容為多國假面舞表演、假面劇表演、觀眾假面舞競賽、假面遊行、假面創作大會、當地民俗遊戲體驗等。去年,有近100萬遊客參與了活動,經濟收入達520億韓元(約4483萬美元)。今年預計遊客數量將達到120萬左右。

假面是特定文化的圖騰和象徵,同時也意味著“改變”——它能使人暫時忘卻真實身份、沉浸在自己所希望和想像的世界。也許,正是因為假面的這種魔力,它才會得到古人與今人的鍾愛,流傳幾百年而不衰吧。(新華社)



你知道嗎?

安東國際假面舞節創辦於1997年。該活動以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普遍文化形式---假面文化為主題,在安東河回村人引以自豪的800多年曆史的河回別神假面舞的基礎上發起創辦而來的。2002年到2007年安東國際假面舞節連續6次被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評定為“最優秀慶典”,之後於2008年至2010年又連續3次榮獲韓國節慶的最高榮譽“大韓民國代表慶典”。(資料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