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親戚關係圖走紅‧折射對親情關係擔憂


(中國)外甥和侄子的區別你知道嗎?父親親戚的孩子都是“堂兄妹”嗎?以上的問題相信很多中國年輕人都搞不清楚。

近日,一張詳盡介紹中國親戚關係稱謂的圖表在網絡上熱傳,並被稱為“即將失傳的實用信息”。專家認為,“親戚關係圖”的走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生時代”中國人對親情關係的擔憂。

“這麼多年,終於把親戚關係給弄清楚了”,“快失傳的東西,收藏一下吧,省得叫錯了!”記者在新浪微博上看到,僅三四天時間,這張“親戚關係圖”就被網友們轉發近四萬次,評論3000多條。

中國的親屬稱謂語非常豐富和複雜,無論關係親疏、輩分大小、年齡長幼在其家族中都有一個不同於其他稱謂的明確稱呼,很容易被混淆。

而網絡上熱傳的這張圖表,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對各種稱呼與關係做出了說明,簡潔明瞭。為此,很多網友直呼“太有用了”!還有人表示,“馬上過年了,走親戚帶著!”

不過,在盛讚“親戚關係圖”及時之餘,不少人也擔心,隨著中國“少生時代”的來臨,很多親戚關係將不復存在。

“以後獨生子女的後代基本都用不到這些稱呼了,留著給後世的歷史學家研究吧。”網名為棗通社的網友直言不諱地說。

記者近日以“你媽媽弟弟的女兒比你小,你應該叫她什麼?”分別採訪了5位“70後”、“80後”、“90後”市民。結果顯示,5位“70後”一口報出了“表妹”的稱呼,受訪的5位“80後”中,只有兩位給出了答案。

5位接受採訪的“90後”則表示,自己被問題繞得有點“暈”,還有孩子則直接表示,自己的父母並沒有兄弟姐妹,所以沒有這方面的認識。

今年30歲的劉林在濟南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孩子還不滿一歲。他說:“我妻子是獨生女,我有一個妹妹。我家孩子沒有姨媽也沒有舅舅,只有姑姑,她將來可能對姨媽和舅舅就沒有什麼概念了,等她有了孩子,這些稱呼估計就都用不上了。”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步入婚育年齡。儘管目前中國多數農村家庭允許生二胎,“雙獨生子女”家庭生育二胎的政策也已放開,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些都市人也選擇不生或少生。因此,中國的家庭結構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親戚關係也逐漸減少。

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濟南市民江女士說:“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我還有表兄妹,孩子稱他們為姨媽、舅舅,雖然是表親,但她以為這些就是書上說的姨、舅,我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孩子大了可能就會明白。但如果以後都生一個,那這些親戚關係在未來兩三代真就沒有了。”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親戚關係圖的出現和走紅,正是體現了當下中國人對人際關係尤其是親情關係的一種渴望。“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關係’,尤其重視血緣、親緣關係。各種社會關係網絡是一種重要資源,不僅能提供物質方面的支持,也是人們精神和感情的慰藉。”

“中國人一直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在傳統社會也向來是家國不分,道德觀念、國家倫理、治國方略、政治智慧其實都衍生於家庭關係,處理家庭關係就是積累社會交往能力。但隨著‘少生時代’的來臨,家庭關係越來越簡單,而且面臨著缺失。”王忠武說。

不過,也有人認為問題還沒有這麼嚴重。孔子76代後裔,58歲的孔令紹就表示,“雖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但是在農村,很多家庭還是允許生二胎的,而且國家現在也允許雙獨家庭生二胎。所以我覺得以後親戚會少一些,但不至於消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