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桃姐》The Iron Lady


在威尼斯和台灣得獎的《桃姐》成為香港新聞話題,但由於不是主流大片,映期姍姍來遲。現在終於與觀眾見面,大家可以看到葉德嫻的確演技出色,得影后獎絕無花假,監製兼合演的劉德華也應受讚揚。當然,導演許鞍華最值得敬重,數十年來她的影片有熱有冷,有得有失,始終與眾不同,這一部就好在反璞歸真,不隨波逐流,而拍出真切的人情。

《桃姐》不煽情催淚

《桃姐》取材真事,描述做製片工作的Roger與老女傭的感人關係。香港真實的主僕情故事,過去特別聞名是失明女社會工作者程文輝自述與女傭和姐畢生相依情如母女的名著《伴我同行》,曾搬上舞台和銀幕。張之亮導演《自梳》也拍過舊式“媽姐”,而靈感來自梁蘇記遮廠的著名話劇《人間有情》重提舊店主和員工長期同舟共濟的傳統,亦拍過電影。

主僕情題材往往懷舊,坦白說也很易弄得過度煽情。《桃姐》難得地並不煽情催淚,重點亦不是懷舊,甚至沒有詳述桃姐怎樣“揍大”少主,主體是桃姐老病後進入老人院的生活,拍成在今日香港市場很冷門的老人戲。此片反潮流,正好顯出許鞍華不從俗的誠意。其實許鞍華十多年前叫好叫座並使蕭芳芳獲得柏林影后獎的《女人40》已關注老人(喬宏飾演患上老人癡呆症的家翁),近年票房慘敗但大獲好評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獨居老婦角色亦很突出。到了《桃姐》更以老女傭為主角,進一步注重社會上愈來愈多但常被主流忽略的老人問題。

片中老人院是主戲,除了葉德嫻優異傳神,眾多演員秦沛、梁天、許素瑩、宮雪花、秦海璐等亦各有發揮,還有徐克、洪金寶、黃秋生、杜汶澤、詹瑞文、譚炳文等助陣。劇情雖然簡單,人物卻豐富多彩。最重要是真實感很強,細節涉及三流九教眾生相,其中電影界“講數”尤其有趣。劉德華演東奔西跑的製片,表現得特別低調而又誠懇,真正有情有義。

梅麗演得極佳

“媽姐”時代早已過去,今日老人多了,香港家庭很靠外傭扶老攜幼,外傭處境也應受到關注,可惜以外傭為主角的影片似乎沒有(難以公映的獨立片例外),何時才會出現呢?

比起《桃姐》,梅麗史翠普再奪奧斯卡影后獎的《鐵娘子》(The Iron Lady)來頭大得多,香港小女傭和英國女首相地位懸殊,妙在也有不少共通之處:都由資深女星發揮精彩演技,主體亦是老人戲,拍法都與通俗主流頗有不同。梅麗史翠普扮演戴卓爾夫人,跟楊紫瓊演昂山舒吉同樣做到形似兼神似,前者無疑更多“做戲”機會,施展渾身解數,我認為梅麗史翠普今次表現勝過海倫米蘭得奧斯卡影后獎的《英女皇》。

梅麗把戴卓爾夫人擔任首相的驕人風光和強悍作風演得極佳,下台後衰老的情景也很逼真。我最感動是開場時這老婦到超市買牛油,前首相和普通阿婆一樣,毫無特權架子,跟中式權貴不同,亦符合她原是雜貨店女兒的出身。

此片的英國女導演菲莉達萊繼歌舞片《媽媽咪呀》(Mama Mia)後再與梅麗拍檔,簡直度身訂做讓她大展演技。這是梅麗個人表演的好戲,問題是劇情比較鬆散,對鐵娘子處理的歷史大事拍得簡略,主要是對抗工會和福克蘭之戰,但不提她在北京碰壁跌倒,奇在完全不見英女王和戴妃。實際上,片中演她及丈夫丹尼斯年輕時代的兩位新人很生動有趣,可是佔戲不多,反而最多拍攝她老年癡呆,經常幻見亡夫,弄得亢長零碎。我覺得《桃姐》拍成老人戲很適當,女首相傳記片卻不應該以晚年退休戲為軸心。

《異星爭霸戰》格局似《阿凡達》

今期最熱門是迪士尼真人特技3D大製作《異星爭霸戰:尊卡特傳奇》(John Carter),原著是《泰山》作者布洛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科幻歷險名作,面世百年後才拍成電影,由彼思賣座動畫《海底奇兵》、《太空奇兵威E》的安德魯史坦頓編導。此片格局近似《阿凡達》而更複雜,主角是美國南北戰爭的西部奇兵猛將,獲神奇法寶飛到火星,與異形巨人族及火星公主發生奇遇,頑抗超能侵略者。故事很奇情,特技與武打很奪目,異形怪狗格外妙趣,全片有不少可觀之處,然而情節人物太雜亂,新奇燦爛感遠遠不及《阿凡達》。其中前段西部戲較好,主力的火星戲卻嫌兒戲老土,整體成績只是中等而已。(香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