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世華媒體 ‣ 天下故事 ‣ 亞洲‧中港台澳

第一頁上一頁    第 19 / 21 頁下一頁最後一頁
跳至  頁 

中國‧熱鬧新年的煩惱

(中國)1月23日是農曆大年初一,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微博控”淩競在微博上留言:“年初一早上就沒這麼睡踏實過,沒有任何鞭炮聲啊……”淩競老家在北京延慶縣,每年初一,淩競總會被早上震耳的鞭炮聲吵醒,這讓想在春節假期補眠的他不勝其煩。2011年除夕,淩競的妻子在單位值班,小倆口決定初一再回延慶陪父母過春節。


香港‧打小人驅祛厄運

(香港)蹲坐在一個供奉著香火的臨時用神案旁,梁奶奶開始用一隻拖鞋往一個人形紙片上猛打。這位76歲的老奶奶是香港從事古老習俗“打小人”的最後幾個傳人,她打起小人時口中唸唸有詞:“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冇定抖……!”梁奶奶在繁忙的銅鑼灣購物區唸起她神秘的咒語,生意可說是源源不絕,每次服務只收取微薄的50港元。


台灣‧我的家咫尺天涯

(台灣)家,對我來說,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即使離家在外,我也是如此認為。它是一個避風港,保護我遠離外面的風風雨雨,也讓我卸下平日的偽裝面具。我有好幾次離家的經驗,隨著年紀增長,家對我的意義也更為重要。我第一次獨自離家,是在我16歲的時候,到美國加州橘郡(Orange County)的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修讀英文課程。


中國‧火車請帶我回家

(中國)我坐在火車上,空間非常擁擠,讓我簡直無法動彈,只好乖乖地留在座位上。周遭的人們在大聲地說話很是興奮,以致火車的公告聲細微得猶如在耳語。我將在下一站下車,我知道,他們一定會在那裡——我的家人。火車上到處都是行李,我想我至少需要30分鐘才有辦法擠到車門去。我還是趕緊行動吧!


中國‧新聞拍客漸興起

(中國)42歲的溫州人陳斌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一項業餘愛好成為公眾關注的“名人”——熱愛動力滑翔傘運動的他,在7.23甬溫線動車脫軌事故發生後的次日清晨,獨自駕駛動力傘航拍了事故現場全景,記錄下了歷史性的畫面。“(視頻播出後)全國各地的親友們都打電話來問候,手機接得發燙,真沒想到影響力有這麼大。”陳斌說。


中國‧馬頭琴藝人辦校

(中國)到過內蒙古的人,都有機會聽到悠揚的馬頭琴。在許多蒙古餐館,只要花幾十元,就有年輕的藝校學生或者業餘藝人,為你獻上一首馬頭琴曲。有人熱情地讚揚,這種巷陌間的流傳把馬頭琴這項蒙古族古老藝術介紹給更多人認識。然而,在著名馬頭琴藝術家齊.寶力高看來,馬頭琴正因此離藝術真諦越來越遠。


中國‧北京地下租房客

(中國)“在地下室我已學會享受一切,包括痛苦。”39歲的何開成談起不久前結束的地下租房客生活,這樣感慨。5年前,被朋友稱作“何導”的何開成從福建來北京尋夢,從事文化行業,2010年開始租住位於北京東北三環三元橋西南側的一處地下室,月房租500元,一直住到今年秋天。


中國‧社網個資成遺產

(中國)22歲的何丹(譯音)未曾想過自己的舉動會引發爭議。他說,在社交網站上創建“線上追思館”,上載一些往生者的照片,純粹是要紀念這些人,而不是要侵犯他人的隱私。何丹去年6月在人人網創建一個相簿,名為《到天堂去了的孩子們》。相簿集合了92名20多歲就英年早逝的人士相片、簡介、死因和其人人網的帳號。


中國‧讀一本真人圖書

(中國)李星凝從小就有一個“圖書管理員夢”。今年的平安夜,她終於夢想成真,然而她這裡的“書”卻是由真人充當。12月24日晚,北京首家真人圖書館開館。在這裡,“看書”更像一場互動的沙龍。第一批可供“借閱”的真人書有六本,讀者們只能當場“閱讀”,不能帶回家。


中國‧小書店掙扎求存

(中國)中國實體書店在2011年受到網絡書商的強烈衝擊,很多民營連鎖書店紛紛倒閉,包括校園內的書店也未能倖免。然而,還有一些民營書店,在艱難地生存著。“獨峰書院”位於清華大學校內“休閒長廊”的二樓。走進書院,迎面是一間咖啡屋,淡雅別致,顧客浸在書的世界裡,靜謐是這裡的主旋律。


第一頁上一頁    第 19 / 21 頁下一頁最後一頁
跳至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