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梁燦光‧鉅記餅家老街巷飄香


  • 鉅記在澳門手信業界是個奇跡,這個只有12年曆史的品牌現在售賣貨品已超過300多款,連續7年成為澳門手信食品銷量冠軍,現佔全澳手信食品總銷量超過7成。(圖:互聯網)

(澳門)走在澳門街頭,常常看到成群結隊的遊客,手提大包小包印有“某某餅家”標誌的手信,蔚成一景。

廣東話裡的“手信”,是指人們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小禮物,在澳門主要指糕點、零食之類。對於初次到澳門的遊客來說,手信雖不在他們預先規劃的購物清單之中,但往往成為他們購物的必選。

古街手信相得益彰

澳門有幾百家手信店,手信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杏仁餅、肉乾、雞仔餅、蛋卷、姜糖、花生糖,也有新開發的陳皮餅、葡式鳳梨酥、酥皮老婆餅等,而且每個品種都有不同口味可供選擇。話梅、檸檬、芒果條,本地蝦醬、鹹魚幹,甚至葡萄牙波特酒等也加盟手信行列,可謂應有盡有。

在古香古色的大三巴斜巷、福隆新街、氹仔官也街,手信店一家連一家,店內店外人頭攢動;隨著氹仔大運河購物中心成為新景點,多家手信店也已跟進入駐。

回溯澳門手信業的往日的輝煌,要回到上世紀3、40年代。位於澳門內港區的清平直街手信店當時已成行成市。澳門手信老字號咀香園餅家1939年在這裡開了第一間店舖。上世紀90年代,由於港澳碼頭由內港遷到外港,內港區遊客減少,但仍有20幾家手信店堅守。

今日的清平直街、福隆新街一帶還保留著澳門舊時風韻,吸引不少遊客探幽。這裡沒有熱門景區的喧鬧,與手信店家聊聊天,參觀糕餅、肉乾的現場製作,品嘗可口的買上一點,也是一大樂趣。

用心經營成行業翹楚

澳門回歸10週年慶典那天,鉅記餅家在澳門“新濠天地”開張了本地第10家分店。鉅記在澳門手信業界是個奇跡,這個只有12年曆史的品牌現在售賣貨品已超過300多款,連續7年成為澳門手信食品銷量冠軍,現佔全澳手信食品總銷量超過7成。

鉅記手信創辦人梁燦光10歲隨父親移民澳門,最初在街頭一角,以推車仔賣花生糖及姜糖為主。1997年,28歲的梁燦光不顧父親極力反對在清平直街開設第一家鉅記。梁燦光回憶道,當時正趕上政府在店門前修路,回歸前幾年治安狀況又很差,經常受到黑社會威脅。但梁燦光相信回歸後澳門一定會好起來,堅持熬過2年谷底時光。

2002年,梁燦光率先在大三巴斜巷開了第一家手信店。“內地開放自由行,遊客就如開閘的水,鉅記店舖越開越多,但總有源源不斷的顧客!”梁燦光說。如今大三巴3家店佔了鉅記銷售量的一半,而光顧鉅記的顧客6成來自內地。

“原料好、重品質加上用心”是梁燦光的成功之道。當年創業時,很多手信業者批發行貨出售,他則在店內即場燒肉乾,烤杏仁餅。幾個月前,由於花生原料欠佳,花生糖銷量佔市場9成的鉅記停產花生糖達半個月之久。

梁燦光不愛應酬,一門心思琢磨如何讓自家的手信更好吃,更好賣。他親身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改良,連包裝設計都親力親為。有些傳統商品如老婆餅,味道雖然很好,但比較多油,於是他們想方設法讓老婆餅吃起來清爽可口,銷量自然大增。“不好吃的東西我們絕不生產!”梁燦光說。

梁燦光也引進現代管理模式,注重員工培訓。近2年,鉅記還加強廣告攻勢,聘請香港美食家蔡瀾作“形象代言人”,廣告詞“買手信,一定係鉅記!”使鉅記在港澳聲名鵲起。今年7月,鉅記進軍香港,在銅鑼灣開張了首家店。

手信店濃縮市井風情

在澳門這個還保留著古樸民風的中西文化交匯的旅遊城市,手信店不單是普通的食品店,也是市井風情的縮影。到手信店逛逛,各種糕點肉乾均可試吃,買不買沒關係。在大三巴斜巷,一路上都有熱情的店家將糕點、肉乾往旅客面前遞,如果一路試吃下來,差不多就飽了。

店家太熱情也引發了一個小插曲。由於大三巴手信街店員常常手持剪刀現剪肉乾給客人品嘗,怎奈人流暢旺街道狹窄,“剪刀陣”雖然沒有傷人記錄,但也引發遊客顧慮。今年早些時候,澳門警方與手信店達成共識,以預先切好的肉乾或圓頭剪刀代替利剪推銷肉乾,以免遊客讓“熱情的剪刀”嚇著。

澳門手信店近年來增加了不少現場製作環節,讓遊客更增親近感。鉅記手信雖然主要產品均由自己的工廠提供,但也在店舖騰出寶貴空間向顧客展示杏仁餅、蛋卷、花生糖的製作方法,並擺上當年創業時的車仔檔模型,營造懷舊氛圍。

談到未來的打算,梁燦光準備嘗試網購,並進軍北京、上海等中國大城市。他最近購置了新的廠房,有心將目前主打產品杏仁餅每天20萬個的產量提昇到500萬個。(中國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