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佈《延長公務員服務年期諮詢文件》,提出因應人口老化和實際需要,建議提高新入職文職職系員工和紀律部隊的退休年齡,對現職人員則不採取一刀切措施,已屆退休年齡而申請續任者,由部門首長按實際情而決定等,諮詢文件羅列的建議,初步看來顯得合理;不過,由於文件未交代公務員延期退休,對政府財政會帶來什麼影響,因此難以評估是否恰當,事實上,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牽涉相關持份者的利益,對整體社會也有深遠影響,政府須聆聽各方意見,尋求達至多贏的效果。
公僕退休高峰期
正值勞動人口減少
在先進經濟體,特別是歐洲,近年延長退休年齡成為潮流,主要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一些高負債國家的政府為了減輕退休金負擔,寧願支付薪酬,讓公務員繼續工作。這些國家都遭到國民反對,例如2010年法國為免國家退休金制度虧損擴大,把退休年齡由60歲延至62歲,領取全額退休金年齡由65歲延至67歲,工會因而3度號召罷工,影響交通和公共服務。
特區政府研究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出發點與高負債國完全不一樣,因為政府收支持續有盈餘,財政儲備已經超過7000億元,展望未來經濟續有增長,財政基調不壞;所以,香港計劃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並非因為財政有問題,而是對應人口老化、公務員出現斷層現象等需要。不過,公務員延期退休涉及利益分配問題,政府必須妥善處理,減少可能引起的負面作用。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的研究結果,未來約10年是公務員退休高峰期,研究發現2008/09至2012/13年度的5年間,退休公務員每年平均約4200人,推算至2017/18年度的5年間,每年平均增至6000人,然後至2022/23年度的5年間,每年平均增至7000人;隨2018年香港勞動人口達到371萬頂峰後,將逐步下降至2035年的351萬人,才會溫和回升,可見,公務員退休高峰期正好遇上勞動人口減少,延長退休年齡,政府起碼有相對充裕人手提供服務。
另外,當年經濟不景之時,政府一度暫停招聘公務員,到2007年起才恢復招聘,持續數年凍結人手的結果,公務員梯隊更替出現了斷層,個別部門即使有新晉一代,但是資歷與經驗尚淺,能否獨當一面,存在疑問。諮詢文件建議現職公務員經申請獲批准後,延任至65歲,若人選恰當,可在經驗傳承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因此,從數量和質量而言,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可因應實際需要,符合公利益。至於現今港人健康長壽,公務員到55或60歲,身體狀大多良好,再工作多5年,問題不大,若他們願意繼續服務,對市民、社會以至繼續工作的公務員,都是好事。
現職公務員延期退休,雖有上述好處,但是可能窒礙其他員工的晉升機會,也甚為明顯。特別是一些按新聘用條件受聘的年輕專業人員,若他們眼見晉升機會出現變數,會否影響其抉擇去留,值得關注;在香港經濟良好,外間不乏發展機會之時,因此而導致人才流失的可能肯定存在,部門首長處理續任申請時,不宜忽略這一點。我們認為,現職公務員續任5年期內,起碼不應晉升,否則可能引發更大內部矛盾,“續任不升職”,相信可以平衡較年輕人員的觀感和心理。
至於紀律部隊,諮詢文件建議新入職退休年齡由55歲延長至57歲,若通過每年的體格及相關評核,可進一步服務至60歲。紀律部隊的工作,性質與文職人員有很大不同,紀律部隊對體能要求甚高,若要服務到60歲,需要體檢合格,是合理要求。另外,有紀律部隊成員對延至57歲退休,仍然不滿,主要認為退休之後,還有8年才可以領取強積金,擔心這個“空窗期”,會增加以權謀私風險及誘因,雲雲。
事實是,據公務員事務局列舉的例子,假設一人入職為警務督察,工作33年之後從總督察崗位退休,按照強積金過去10年平均4.1%回報計算,退休離職時可領取900萬元退休金,65歲時可再領取300萬元強積金。這個例子展示的情,若紀律部隊人員退休後過正常生活,根本不可能無以維生。政府這個全港最好的僱主,根據公積金計劃,向公務員提供最高25%僱主供款,由於紀律部隊較早退休,政府更額外提供2.5%供款;對於這些優厚待遇,若紀律部隊仍然不滿,一般普羅大的退休生活,更加情何以堪了。
政府應提供財政影響
供公進行實質討論
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可以應對人口老化和實際需要,但是諮詢文件的建議除了可行性之外,缺乏財政承擔數據,使公目前難以評估怎樣做才符合社會最大利益。因為一旦落實,除了涉及超過16萬公務員之外,其他受資助機構,包括社會福利團體、教育和醫療領域也牽涉在內,屆時需要多少財政支應,對延期退休的規模有重大影響。因此,政府應該提供這方面資料數據,讓社會作深入、有意義而實質的討論。(香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