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高錕得獎,香港宜自省


高錕獲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兩岸三地引起驚喜。中國認為,高錕獲獎證明華人對世界科學的貢獻,香港認為是港人的驕傲,台灣則因高錕為中研院1992年當選的院士而再次引為莫大榮耀。誠然,自從李政道、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華人科學家得獎者增至8名(李、楊之後的華人按獲獎時序依次為: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高錕),畢竟是華人之光。此外,高錕以工程學科的專業得諾貝爾物理獎也屬少見。

香港的驕傲與遺憾

香港人的興奮是基於高錕與香港的淵源:他少年來港,青年時代在香港,大學時代在英國求學、做研究,1970年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創建電子學系,1987年起任中文大學校長約10年,對香港的教研有卓越貢獻。

高錕是港人之光。但若問:高錕1966年發明光纖通訊後,如今光纖足跡遍佈全球及太空。然而自1970年始,港府何以未能及時給予扶持,在香港投資研發,令這項科技立足香港並發揚光大,則港人就恐怕自豪不起來了。

與香港有淵源的諾貝爾獎得主,除高錕外還有崔琦;與香港有淵源的頂尖華人科學家,除高錕、崔琦外還有何大一、田長霖、朱經武、張立綱、王佑曾、卓以和、丘成桐等多人。吾人不妨進一步自問:這許多與香港有緣的科技千里馬,何以未見伯樂而一展長才、縱情馳騁呢?何以他們近代的科研只容在西方發揚光大,根植西方的科技工業?

華人的資質自然可以媲美世人,但優質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研究尚未在本地及中國大陸生根。以8位諾貝爾獎獲獎者為例,半數以上的本科都在西方大學畢業。此外,除了李遠哲在台灣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外,所有得主的研究生生涯,包括博士學位,皆在西方取得。所有人的研究成果也都成於西方,無一例外。如要真正推動社會經濟進步和科技發展,我們尚須重視研究,特別是問題驅動式的研究。

科技產業投資受輕視

港人的慣性思維是將本求利,講究以小本博大利;風氣所及,本地尖子學生往往不願修讀理工科技,只鍾情金融財貿,以為後者獲利較高較快。此非年輕學子之過、亦非青年學子之福,實乃上焉者作風保守未能瞭解高科技在現代世界中扮演的角色。與世界其他地區國家相比,如此輕理工獨重金融商業也屬罕見。何況,若僅以獲利而論,科技的創利潛力最高。試想1970年高錕來港時,港府若能投資千萬港元作為研發推廣經費,將他的發明轉化為科技產品及相關服務,則香港有機會成為世界通訊之都,40年來將獲利逾億上兆。再進一步,當年港府若能以光纖科技為引領,率先發展通訊軟硬件多項科技及周邊技術,如醫療器材、能源、運輸等產業,在香港建立高新科技開發園,則何須遲至今天還在提議發展創新科技等優勢產業?

科技是高生產力的基石,高生產力帶來高利潤、高福利、高附加價值,這已是常識常理。精明的港府,何以多年來未能把眼光放遠一點?當年高錕應邀回到香港,在中文大學創建電子學系,固然是一項成就,但可惜大才小用,此後未能有更大作為。其時新加坡方立國數年,科技尚未起步;台灣的新竹科學園也遲至10年後才建立;韓國科技正做初期探討;日本也才開始推出高品質的汽車及半導體產業,然而如今各地的科技發展都遠遠走在香港前頭。香港不需負擔國防預算,但香港對本地科技研發的資助僅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0.8%,不但低於台灣、新加坡,而且遠低於中國內地。香港對科技的投入,可說是杯水車薪。長此以往,香港不但比不上北京、上海,甚至可能也落後於北鄰的深圳。

科技提昇社會福祉

港人善於理財、精於盈利,無可厚非;然而僅此之圖,則生財之道略嫌單薄。香港的大學,在困難環境下排名不錯、成果有限;因政府扶持乏力,不少研究專利落入境外企業之手,大學科研成果與對香港的科研回饋脫節,未能為香港所利用。

說到利用科技成果,眾人往往只見產品可以謀利,未能瞭解科技發展對推動社會福利的長遠效果。眾所週知,當前香港社會的貧富差距甚巨,金融業、房地產業雖稱繁榮,鮮能直接造福大眾,而貧富分化,微弱的中產階級早成社會失衡的隱憂。發展科技業,正好可以彌補產業結構單一的缺失,有助於改善社會生態,造福眾生。以香港金融業的基礎,對高科技的經營也必然能達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台灣為例:台灣的高科技蓬勃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升級,催生了人數眾多的中產階級。

香港政府最近推出發展六大產業的策略,其中包括創新科技。要大力扶持科技發展,就必須制定相關政策,引導投資,尤其是高科技及具有前瞻性領域的投資。除資源外,還須有眼光、魄力,拿出決心辦實事。去年,美國正當金融風暴、財政困頓之時,反而大量加碼投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科研經費。此所以美國以科技立國屢創高峰的主因之一。香港雖然錯失扶持高錕、就地發展光纖通訊的機會,但科技發展是日新月異的事業,不但當前有能源、環保等亟待解決的課題,今後還會出現今天尚無從預測的新興領域,如果肯投入,以港人的資質與完善的制度,香港還是有希望在金融之外再創榮景。

反思

高錕的諾貝爾獎,除印證了華人才智出眾之外,是否更帶給港人在教育與高科技投資上又一個反省的機會?(明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