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親文化大勢中


(中國)“現在真的是每逢佳節被相親。”26歲的上海護士李蓓妮告訴記者,在七夕這一天,要赴父母安排的相親晚餐。這是她今年以來的第6次相親了。

李蓓妮之前的幾次相親分別是在元旦、春節、情人節、五一勞動節以及端午節。

“現在除了清明節不會被安排去相親,其他節假日幾乎都會去見長輩、親戚、朋友介紹的各種男生。”小李有些不耐煩。

如今在中國的大都市,忙碌的工作、狹窄的社交圈、巨大的經濟壓力、期望值與現狀的“錯位”、男女比例失衡……導致越來越多適婚青年男女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自己的愛情。促使了“相親”再度盛行。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奕斐認為,這是婚姻自由的今天,中國經濟社會在高速發展背景下出現的另一種特殊現象。金錢、學歷、社會地位等造成的結構性的婚戀難題,讓不少“剩男剩女”不得不“每逢佳節被相親”。

沈奕斐認為,在古代,或是說在一個世紀前,女性的婚戀主動權極小,婚姻還需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為嚮往突破婚姻的各種不自由,也才會有詩人筆下的節日廟會、趕集時古代“人約黃昏後”的浪漫場景。

李蓓妮也坦承,對這樣的相親,起初是“糾結”,現在是“逆來順受”了。她解釋說:“平時每天都是醫院和家兩點一線,除了同事,幾乎和社會沒有接觸,長輩都忠告我,再不相親就晚了,我也就同意了,好歹多見幾個也挺好的。”李蓓妮有些無奈。

在吉林省會長春市,25歲的李婧是被媽媽“連拽帶求”帶到牡丹園相親的。在這裡每週六上午市民們都會在自發組織一場“公園相親會”。相親會的主角是年過半百的人父人母。“我媽總愛幫我瞎操心,我喜歡的我媽嫌人物質條件不好,我媽覺得條件好的,我又覺得沒有感覺。”李婧覺得有點尷尬。

“我擔心自己的閨女被耽誤給‘剩’下了。既然相親,幹嘛不給她找條件更好一點的,讓她婚姻生活沒有經濟壓力?”李婧媽媽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這裡男方家長多半看中女孩的長相、學歷,女方家長對男方的標準都是要有房,工作穩定。

“每一個剩男剩女背後都有比他們更焦急的父母。”婚戀學者趙思博表示,80後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面對婚姻大事,父母們便習慣於插手介入。

“中國社會正處在深刻的焦慮階段,每個人的在內心深處都有不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分析說,所謂“剩”這個概念,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當代中國人內心的焦慮。

父輩的傳統家庭婚戀觀難免與更加崇尚個性年輕一代有所“碰撞”。一些年輕人並不排斥父母代相親,但頻繁相親讓他們疲於應對。在長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姚沅江今年28歲,月薪不到4000元。去年一年,他在家人朋友的介紹下頻繁相親20多次,光相親吃飯看電影就花了一萬多塊錢。

“現在年輕人談婚論嫁都比較現實。”在武漢一家出版社當編輯小金坦言。長相可愛、性格活潑的她自認為條件還不錯,所以的確有點挑剔。

小金也非常著急,經常托親朋好友幫忙介紹對象。但從接觸過的幾個男生來看,物質條件較好的往往年紀稍大,缺乏“時尚感”;有“時尚感”的男生卻不能給她“安全感”。

近年來,在武漢中山公園、解放公園甚至某大型購物中心裡,都開闢了徵婚角。小金曾去解放公園徵婚角的無數徵婚條中尋找緣份。她記得那些“蹲守”徵婚角的父母都是問:甚麼單位的?是不是獨生子女?小金說,沒想到在徵婚角裡連個真人都難得見到,而有些父母輩的問題又太直接,讓人覺得尷尬。

“不論多麼心急,也不能草率為了結婚而結婚。”馬上要滿28歲的她說,和去年一樣,今年的七夕仍宅在家裡看美劇,繼續做“剩女”。

而姚沅江現在更傾向於網絡相親。“我註冊了好幾個相親網站,感覺不錯的就加了QQ,繼續聊天。網上交友可以讓我認識更多女孩,還省時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