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越國界的母愛


(中國)住在哈爾濱南崗區閩江路拉林村小區的郜鳳琴今年已經70歲了,和許許多多的中國老人一樣,郜老太太每天跳跳舞、看看電視,週末的時候就與兒孫團聚一下,過著平靜的生活。但這位看似普通的老太太,其實擁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日本遺孤。

雖然已經過去整整65年,但郜鳳琴依然忘不了日本母親把她遺留在中國的那一幕:“媽媽走的時候,我就抱著她大腿哭,不讓她走。那時候我不知道她為甚麼不要我,只記得她一下子就把我推一邊,我一個跟頭就坐在那了,再以後養母就抱著我上她家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政府放棄保護日僑的義務,缺少軍隊保護的日僑們被迫緊急撤退,從而出現了百萬逃難大軍。由於日本軍隊規定每人只能攜帶一件行李上路,大批日本病婦和兒童被拋棄在火車站、街道邊,甚至倒塌的房子裡。

日軍投降棄護僑義務

郜鳳琴和她的親生母親小林昭子就是在那時候被迫留下來的,當時她只有5歲,日本名字叫做領娣。

5歲的小領娣對親生父親幾乎沒有甚麼印象,只記得他是名軍人,帶領全家來到中國後不久就去世了,領娣的名字是母親為她起的。

日本戰敗後,小林昭子請求一戶中國人撫養領娣。不料這戶人家也很困難,收養領娣一年後也無力撫養了。小林昭子最終嫁給一個山東人,因為怕丈夫嫌棄,她把領娣送給郜廣忠、王玉華夫婦收養,還給了養父母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她的日本名字“領娣”。小領娣終於有了一個“家”。

“養母是非常和善的一個老太太,我父親也是。”郜鳳琴回憶說。

郜鳳琴翻看著小時候和養母的照片,一臉幸福。照片上,郜鳳琴只有五六歲,緊緊摟著她的那個女人就是養母:解放頭、深色棉襖,老實厚道的中國婦女。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親生母親不要自己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一件事,這成為郜鳳琴一生的痛苦。跟許多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一樣,她也想到過尋親,並為此做過努力,但一直沒有結果,直到1982年。

那是6月的一天,郜鳳琴接到一個電話,正是親生母親小林昭子打過來的,時隔30多年,40多歲的郜鳳琴和小林昭子在哈爾濱的國際旅社見面了。但這次短暫的相認給郜鳳琴留下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小林昭子回到日本後又杳無音信,至今再沒跟郜鳳琴聯繫過。

如今的郜鳳琴寧願把記憶鎖進箱子封存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原本想去日本的想法也漸漸淡了。經歷過兩次婚姻的郜鳳琴有7個孩子,子子孫孫一大家子。她說,她最感激的是養父母,最心疼的是她這7個孩子。

據不完全統計,1945年至1946年,跟郜鳳琴一樣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在中國土地上的日本孩子有2800多名。那時,他們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剛出生幾天。失去了親生父母的他們,在中國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親人——“中國媽媽”。

84歲的哈爾濱老人李淑蘭就是這樣一位“中國媽媽”。1946年春天,她收養了一個日本女孩“來順”。“來順”這個名字是她和丈夫給起的,希望她能一輩子都順利、好運。來順的大名叫田麗華,日本名字叫池邊彥子。

雖有孩子卻不偏私

“我見到她的第一面是在難民營,瘦瘦的,腦袋、身上全是蝨子。剛來的時候,她身子弱,站都站不住,我們就給她喂牛奶,還給她理髮、洗澡,買小花衣裳。不管多困難,我們都讓孩子有粥喝,就這樣一天天健康起來了。”老人回憶到。

後來,李淑蘭和丈夫有了自己的兒女。但來順的待遇永遠是最好的。別的孩子吃餅乾吃3塊,李淑蘭讓來順吃10塊。就這樣,來順在中國長大、成家,有了4個孩子。

中日邦交正常化後,日本遺孤紛紛回國,1981年,來順帶著丈夫孩子回到日本,從此聯繫越來越少。對李淑蘭來說,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再看看來順。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生親不如養親”。中國母親博大和無私的愛,不僅給了這些孩子第二次生命,更讓他們懂得了親情的可貴。很多日本遺孤因為放不下自己的中國家庭,而選擇留在了中國,楊治國就是其中之一。

67歲的楊治國曾任中國建築學會工程勘察學術委員會委員,退休後受聘於哈爾濱中建岩土工程勘察公司。他的生父是一位日本軍人,1945年7月7日,日本父母把他送給了中國一個姓楊的回族人家,養父母都是高級知識份子,給這個日本兒子起名叫楊治國,意思是讓兒子學好本領長大後報效國家。1965年楊治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於擁有高學歷和豐富的技術經驗,日本政府曾開出優厚條件希望他回國定居,但被他拒絕了。

如今,楊治國的中國養父母已離世,但他對兩位老人的感恩之情不曾改變。他經常向兒女提起自己的養父母,希望他們把這份愛繼續傳遞,讓這份愛成為中日世代友好的橋樑。

中日世代友好橋樑

2009年11月,一個由45名日本遺孤組成的感恩訪親團來到哈爾濱進行訪親之旅,雖然他們中間多數人的中國媽媽已經過世,但他們把每一位在世的中國媽媽都當成自己的母親。遠隔萬里,只為再叫一聲“媽媽”。

雖然大多數日本遺孤還是回到了日本,但是他們並沒有忘記這些中國家庭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中國母親的感恩之情。2009年11月,一個由45名日本遺孤組成的感恩訪親團來到哈爾濱進行訪親之旅,雖然他們中間多數人的中國媽媽已經過世,但他們把每一位在世的中國媽媽都當成自己的母親。遠隔萬里,只為再叫一聲“媽媽”。

這種超越血脈、超越國界、超越仇恨的愛不僅溫暖著被遺棄的孩子的心,也感動著更多的日本人,許多人用實際行動支持中國母親的大愛。在長春市平陽街790號有一座“中日友好樓”,這座平凡無奇的三層小樓是1989年由日本友好人士笠貫尚章先生集資建造的,專門給收留收養日本孤兒的中國養父母居住。小樓共有6個單元,每單元6戶,每戶50多平方米。這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算得上是“豪華戶型”。最多的時候,樓裡居住著39位日本遺孤的中國養父母。

目前這裡只剩下最後兩位中國養父母,都已近90歲高齡,均不能與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只有這座靜靜佇立的小樓,提醒人們在這裡曾經上演過的一幕幕有關愛的故事。

“中國母親的獨立人格和她們的精神觀念,應該是世界的精神遺產,提示著人類減少戰爭,不要戰爭。”長期從事日本遺孤研究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曹保明說。

“這種愛不應隨著歷史而變成封存的記憶,它應讓所有人永遠刻骨銘心。讓後人每當想起她們博大的胸懷時,依然熱淚盈眶。”(新華社



你知道嗎?

中國抗日戰爭(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是20世紀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場全面戰爭,戰場主要在中國大陸。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又相繼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軍事事變,而中國政府採取妥協政策避免衝突進一步擴大。1937年7月7日在北平附近發生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戰爭的最初幾年,除了蘇聯的援助,中國幾乎獨力對日本作戰。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后,中國、美國、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意大利三國軸心作戰,中日戰爭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1945年8月9日,蘇聯也加入對日作戰,出兵中國東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戰後,中華民國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之一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這場戰爭中,中國遭受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據估計中國在戰爭中約有3500萬人死傷,直接、間接經濟損失6000億美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