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式微的老雜貨店


  • 粽子繩是香蕉樹幹曬乾後製成的,既安全、耐用又衛生。(圖:光明日報)

  • 潮州四色牌是古早人的日常消遣,用來多動腦筋,不是志在賭錢。(圖:光明日報)

  • 椰葉枝用來掃集水和落葉最適用。(圖:光明日報)

  • 椰絲刷子用來刷地板、廚房和浴室。(圖:光明日報)

  • 散裝的傳統咖啡粉,也只有傳統型雜貨店在賣。罐子打開來,咖啡香已四溢。(圖:光明日報)

  • 湖南紙傘, 用油紙製成,既有古味又帶些魑魅。這傘平日並不會用上,它是用來告別生命的殯儀用物。(圖:光明日報)

  • 這種傳統捲煙,很少雜貨店賣了。它是五六十歲以上年紀煙民熟悉的。打開白色的煙捲,將本地煙草絲包在裡頭,就是這班老煙民喜愛的煙味。據悉,這土產捲煙從前最受媽姐歡迎。(圖:光明日報)

  • 這頂著繽紛彩糖的橢圓形小餅乾,是成長於七八十年代孩子們的集體記憶之一。來到傳統雜貨店,就會看到它的餅影。(圖:光明日報)

(馬來西亞)在很多馬來西亞城市人的觀念裡,傳統雜貨店這名詞如果不是被定位為“童年回憶”,則一定是瀕臨絕種的行業。這也難怪,現代人小至一粒芝麻,大至一包10公斤的白米,大家的掃貨目的地,一律鎖定可以購物兼散步的超市或霸市。

當超市霸市迷你市場還沒有雄霸大小城鎮時,人們要採購吃的喝的用的,如果不是上巴剎,就是到雜貨店。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鹽醋醬茶,統統在這裡解決。那個年代的雜貨店可以賒賬,會為顧客送貨,大家有商有量,形成每家每戶的食品用品補給站。

這麼說,不代表傳統雜貨店已無容身之處。新村,甘榜和華人聚居的老街區,還有它的身影。去一趟傳統雜貨店,可以感受原始的購物經驗,重溫婆婆媽媽的採購樂趣。在這裡,買糯米可以問怎麼裹粽子。買罐頭可以瞭解怎麼將罐頭煮得更好味。買麵粉的話,老闆娘可能還會和你分享她炸年糕的經驗……

老店雜說
從昌盛到式微

1950年代,馬來西亞有近5萬間雜貨店。到了70年代,也有約4萬間,今天,這個數字減至2萬多間,這包括傳統雜貨店、迷你商店和超級市場。單是傳統雜貨店的話,現在只剩下數千間。

隨著舊社區生活方式被打破,傳統雜貨店自80年代開始已漸漸被較大、低價、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的24小時營業便利商店、超市和霸市取代。這也大大改變人民的購物習慣。

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連興泉在位30年,至今仍舊在報章上不斷鼓勵同業求新求變,讓傳統雜貨店不至於日薄西山。
但是,傳統雜貨店還是在後繼無人,或在難敵競爭下一間接一間關閉。

大馬檳城華商業聯合會不久前也有過新嘗試,即聯合多家雜貨店和迷你市場,聯名在報章上刊登貨品促銷廣告,模仿霸市超市那樣的紙上促銷宣傳做法。但,讀者的反應卻一點也不理想。

現有的傳統雜貨店主人,大部份抱著做好本份,比如提供優惠價格、送貨服務、賒帳等服務,讓顧客知道雜貨店的好。

當然,轉型求變,比如進展成燈光明亮,舒適新穎的迷你市場,也許能讓傳統雜貨店走出新路。

然而,轉型後的傳統雜貨店,也已不再是那停留在我們記憶長廊上,有著舊感情舊回憶的雜貨店了。

比一比
超市購物VS雜貨店購物

儘管超級市場佔有絕對的優勢,但雜貨店仍然有它的利基,那就是販賣不容易在超級市場中找到的傳統食品貨品,拾遺補缺一番。雜貨店主人和街坊顧客之間的交誼,也是傳統雜貨店的人氣所在。

從價錢上來看,財勢雄厚的超市常會舉行大拋售活動,讓顧客貨比三家。就這一點,雜貨店的商品售價和超市霸市的基本差別不大,有者售價甚至低于超市。

打著“鄉情牌”的雜貨店在貨物上雖不比超市多,但走的卻是拾遺補缺路線,鍋蓋紐、椰骨掃把、熱水瓶塞這類難在超市尋找的物品便能在雜貨店尋獲。

隨著時代的變遷,林立在市區的超市雖與住宅區有一定距離,但顧客卻被其自助購物的概念吸引。由于雜貨店的經營者多是有關社區居民,做的是街坊生意,所以和常光顧的顧客有說有笑,甚至對老顧客或購買一定數量的顧客附送送貨服務,體貼為顧客服務。

雜貨店8大精品

有些東西,是非要到雜貨店才可以買到的。

或者應該說,除了雜貨店,很多商店都沒有再賣這些東西,或以這種傳統方式做買賣了。

1.粽子繩【綿源】

香蕉樹幹曬乾後製成鹹水草似的粽子繩,既安全、耐用又衛生。當然,你也可以發揮創意,將它用來綁繫東西,化身作“綠色包裝”。

2.潮州四色牌【益和號】

阿嬤才會玩的四色牌。那是古早人的日常消遣,用來多動腦筋,不是志在賭錢。

3.椰葉枝掃把【萬發】

椰葉枝即是lidi,這種環保型掃把用來掃集水和落葉最適用。

4.椰絲刷子【一般傳統雜貨店】

用來刷地板、廚房和浴室的椰絲刷子。

5.咖啡粉【益和號】

散裝的傳統咖啡粉,也只有傳統型雜貨店在賣。罐子打開來,咖啡香已四溢。

6.紙傘【益和號】

湖南紙傘,用油紙製成,既有古味又帶些魑魅。這傘平日並不會用上,它是用來告別生命的殯儀用物。

7.傳統紅煙【益和號】

這種傳統捲煙,很少雜貨店賣了。它是五六十歲以上年紀煙民熟悉的。打開白色的煙捲,將本地煙草絲包在裡頭,就是這班老煙民喜愛的煙味。據悉,這土產捲煙從前最受媽姐歡迎。

8.亞答籽餅乾【一般傳統雜貨店】

這頂著繽紛彩糖的橢圓形小餅乾,是成長於七八十年代孩子們的集體記憶之一。來到傳統雜貨店,就會看到它的餅影。

其實,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是在傳統雜貨店完成的。第一次一個人出去採購(7歲時步行去雜貨店買一斤糖)、入學時擁有的第一個鉛筆盒(媽媽在雜貨店買的)、第一次學做果凍(在雜貨店買的果凍粉)……這些細細碎碎的舊事,拼湊起來就是一部時光機,偶爾回味一下過去的美好時光。(大馬光明日報



你知道嗎?

傳統雜貨店的特色多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店內佈置或許較為凌亂,但凡家中用品皆可在雜貨店尋獲;香港及澳門在20世紀非常盛行經營雜貨店,這類販賣各種家用品與糧油食品的零售商店同時亦在華南及台灣流行。

雜貨店在華人地區亦有不同的稱號,中國稱雜貨店為糧店,福建、台灣則俗稱雜貨店為柑仔店;雜貨店及士多販賣的物品幾近相同,容易引起混淆。士多只售賣零食、飲品、醃製類零食或小量文具,而雜貨店則售賣五穀類、豆類、開門7件事所羅列之物、罐頭及已包裝好的日用類貨品。而士多的最大特色為顧客可隨意酌量購置,再以秤或天秤衡量價錢;2者間最大的差別在于,雜貨店設在人流多的城中旺地,而士多則在小區內經營。

而隨著舊社區被淘汰,雜貨店及士多漸被24小時經營的便利商店或超級市場所取代,往日居民得以賒帳的傳統購物習慣,目前已不易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