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國‧切角毀容護犀牛


(津巴布韋)走進津平國家公園(Chipinge National Park),耳際傳來陣陣的電鋸聲,眼前看到的是如指甲般的碎片漫天飛揚,原來是來到了切除犀牛角的現場。就在數秒之間,這只極度瀕危的母犀牛失去了她的角。幾分鐘後,母犀牛彈起逃走了。雖然“毀了容”,但是卻保存了性命。

在南非,大批犀牛遭受偷獵者的屠殺。切除犀牛角,是為阻止這類行為延續。

拉烏爾.杜.托伊特(Raoul du Toit)來自在津巴布韋(Zimbabwe)東南部運作的“低地草原犀牛信託”(Lowveld Rhino Trust),他說:“被切角的犀牛減少了偷獵者的盈利。偷獵行為是有報酬但又危險的,當回酬減少,就不值得那麼做了。”

根據國際犀牛基金會,去年在非洲的犀牛偷獵活動創下歷年新高。在津巴布韋,僅剩下700頭犀牛。反盜獵組織面對的是猶如軍隊的盜獵團夥,他們毫不留情地射殺動物,奪取其獨特珍貴的角,然後在亞洲的傳統醫藥市場出售。

杜.托伊特說:“這些偷獵人是氣勢洶洶及非常有侵略性的,只要是他們看中的獵物,他們都不會留情。當他們發現犀牛時,就會採巡邏的形式,以探查是否有反盜獵組織部署在附近。如果發現這些人,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開火攻擊。鎗戰一直在發生,很多盜獵者因此被殺。雖然被殺的執法者不多,不過主要還是看運氣。”

犀牛角在亞洲國家有大量的需求,因為據說可以治療各種病痛,從普遍的頭痛到性事的困擾,都可以用犀牛角醫治。這樣的市場吸引了擁有良好組織的犯罪集團。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的資料,1995年,津巴布韋的黑犀牛因為偷獵活動而減少至300頭,之後一度升至一倍的數目,但去年卻又暴跌至400頭而已。

世界自然基金會非洲犀牛部經理約瑟夫.奧卡里(Joseph Okari)說:“2006至2007年間,在南非以外的盜獵集團精心策劃下,我們確實看到了偷獵行動陡峭的升級。這就是現今盜獵行動與80年代及90年代初的不同。很明顯的,當初的盜獵者並沒有良好的計劃及組織。”

南非及津巴布韋是偷獵犀牛的熱點。2006至2009年期間,將近470頭犀牛在非洲被獵殺,而有半數是在津巴布韋被殺的。今年在南非的犀牛獵殺情況有增加一倍的現象。在津巴布韋,尤其是國家公園裡,犀牛的數量驟減,因此必須更嚴謹地執法,包括鎗殺盜獵者。結果,去年失去60頭犀牛的低地草原地區如今已是一片祥和,眼前可見更多的小犀牛誕生,而被獵殺的數字已減少。

“低地草原犀牛信託”的協調員洛夫莫爾.蒙瓦蘇(Lovemore Mungwashu)說:“如果這樣持續下去,我們就可以看到犀牛數量的增長了。”

除了切角,津巴布韋也在保育犀牛這方面作出努力,他們在犀牛身上裝上微芯片或發送器以追踪它們的行踪。同時,他們也在一些地區安排了,備有AK-47突擊步鎗的武裝徒步巡邏部隊。這些部隊也負責蒐集盜獵者情報的工作。

津巴布韋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管理機構在哈拉雷(Harare)擁有一個存有5噸重犀牛角的倉庫。如今估計全國只有400頭黑犀牛及少過300頭的白犀牛。

來自國家犀牛部的協調員喬費里.瑪迪帕諾(Geoffreys Matipano)認為這些犀牛角的價錢大概是1公斤2萬美金。他說:“80年代初是我們擁有最多犀牛的時期,那時有將近3000頭的犀牛。如果和前幾年比較,我們其實已遏制了整個國家的盜獵行為。”

雖然這無痛的切角行動有威懾作用,但卻是短期、昂貴、消耗時間及危險的動作。要進行切角時,需要為那臭名昭著及脾氣變幻莫測的犀牛供應氧氣,並在它身上噴灑冷水。雖然剛長出的犀牛角就像手指甲般小,但是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偷獵者會為那只有兩寸的角而殺掉一隻犀牛。

瑪迪帕諾說:“切角不是唯一的辦法,它必須與其他策略一同進行。”

在私人的保留地,保護野生動物的鬥爭是不留餘地的。在智利只(Chiredzi)附近的瑪利郎維(Malilangwe)保留地的科林.文肯(Colin Wendham)說:“我們24小時都有人巡邏及監測。這是達到最好效率的唯一方法。”

雖然國家公園的犀牛數量繼續下降,但是杜.托伊特相信加強執法再加上良好的監管是可以讓他們贏得勝利的。

“我們面對的是非常具有侵略性的罪犯,他們不是只想賺一點錢的貧困地方人民,而是專業的罪犯。”(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Disfigured but alive: Zimbabwe cuts horns to save rhinos



你知道嗎?

犀牛,主要分佈於非洲和東南亞地區,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陸生動物。

非洲犀牛中體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並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顏色一樣,這個名字是從南非白人語言中的“weit”一詞錯譯過來,本來是“寬”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長達5米,重達3.5噸。相比較而言,黑犀牛的體型要小很多。在亞洲犀牛中,印度犀牛體型最大,可以達到4噸,而唯一長有毛髮的蘇門答臘犀牛最小。

犀牛雖然軀體龐大,但卻是膽小無害,愛睡覺,喜歡群居。一般來說,它們寧願躲避而不願戰鬥。不過,當它們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卻異常兇猛,往往盲目地沖向敵人。

犀牛四歲成熟,每胎產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至6胎,孕期為18個月,故而繁育稀少,但其壽命可達50年以上。

犀牛最大的特點是它們的角,每年可以長約7.6厘米,一般可達60至100厘米。依種類的不同,長角的數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兩隻角,而亞洲只有蘇門答臘犀牛有兩隻角,其餘的品種都只有一隻角。犀牛角雖然是它最厲害的武器,但卻是由毛髮構成的,在折斷後可以再生。因此,在犀牛死亡之後,犀牛角也會隨之消失。

犀牛的最大威脅是人類。由於國際市場對犀牛角有所需求,盜獵者因此可獲得非常高的經濟利益。在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和一些東亞國家,犀牛角被製成傳統藥材。阿拉伯國家則把犀牛角看作社會級別的象徵;在也門和阿曼,犀牛角被用來製作儀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據說犀角能治療:

1.吐血不止;

2.小兒驚;

3.消毒解熱;

4.下痢鮮血。(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