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絲綢坎坷老路


(敘利亞)在經濟現實的衝擊下,敘利亞農民被迫將原有的桑樹園改種橄欖樹和果子,一度享譽盛名的絲綢工業如今危在旦夕。

在敘利亞西部迪爾瑪瑪(Deir Mama)靠近瑪斯亞夫(Masyaf)城堡的青翠山叢中,莫哈末.沙特(Mohammed Saud)與他的家人依然承襲著古老的傳統--春季飼養桑蠶、秋季織布。他們由始至終都親力親為地延續這個傳統行業,雖然它已面對極大衝擊。

黎凡特(Levant)曾因絲綢而聞名於世,但過去一個世紀來奢侈絲製品需求大幅滑跌,桑農的數量也隨之劇減。但儘管銷售所得無法應付成本開支,沙特還是堅持讓這個美麗的傳統手工製品延續下去。

今天只有16個村莊48戶農家依然從事養蠶行業。沙特說,過去20年來生活成本不斷高漲,迫使部份農民們走向多元化生產橄欖和水果。蠶繭的收成量也從1908年的6萬噸驟減至近年的區區好幾噸而已。

沙特一家每季生產大約35公斤蠶繭,並從最終製成品──絲巾,賺取每年大約8000敘利亞鎊(約172美元)的酬勞,低於當地平均月薪水平。

儘管絲巾價錢不錯,從3000至8000敘利亞鎊(約65至172美元)不等,但銷量始終停滯不前,因為來訪的遊客主要是為中世紀古堡慕名而來,而他們卻是唯一有可能購買這些產品的群眾。

沙特說:“只有外國遊客才會理解絲綢的價值,而我們的生意全然是靠口碑的。”

不過,希望還是有的。農業部和旅遊部兩年前推行了一項計劃,旨在重振奄奄一息的絲綢業。在此計劃下,像沙特這樣的桑農每生產1公斤的蠶繭,就可獲得250敘利亞鎊(約5.4美元)的津貼,不論蠶繭是否賣得出去。

這項計劃成功將蠶繭的產量從2009年的2.6噸增加至2010年的3.1噸。

沙特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敘利亞的絲製品,特別是蠶繭生產正急速下跌。”政府的計劃使到敘利亞有望延續整個絲綢生產過程。

一度讓大馬士革錦緞享譽全球的美詹那(Mezannar)紡織廠今夏正式結業,以讓路給舊城東部的商業發展計劃。

休伯特.美詹那(Hubert Mezannar)因此被迫將一批老舊機器和一班忠心員工遷至郊外達拉(Daraa)工業區,他說:“這是一家極漂亮的工廠!它可是國家遺產的一部份啊!我好比一個受挫的兵士,機器破損,產品也被盜光。”

美詹那的父親於1890年開設這家工廠。1953年,美詹那自里昂(Lyon)紡織工業學校畢業後便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

工廠主要專注於錦緞生產,其中一些設計如今還在里昂絲綢博物館中展出。

美詹那說:“儘管有不少新的發現,但最美麗和最珍貴的始終還是天然絲綢。這不是我說的,全世界都這麼認為。”

歷史學家說,里昂和黎凡特之間強大的商業連繫,催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建立託管地。這兩國近九成的絲製品都銷到了法國去。

二戰期間,黎凡特的工廠包括美詹那的工廠,日以繼夜地趕工生產大綢布,以提供給英國用以製造降落傘。但一直到60年代,敘利亞成了中東地區絲綢出口的龍頭老大後,工廠才真正達到生產高峰期。

美詹那告訴記者,從前工廠每月可生產數千碼絲布,如今只能生產幾百碼,在他兒子位於大馬士革舊城絲綢市場的的店內銷售。他說儘管振興旅遊業的政策能讓他獲利,但工廠也需要減低徵稅,並打入國際市場。

“我們現在的產量極低,但不代表絲綢業將絕滅。不過,這個行業確實是在苟延殘喘。”

敘利亞作家瑪雅.阿爾-凱特布(Maya al-Kateb)在她即將於12月發行的新書《絲綢:敘利亞的活文化遺產》(Syrian Silk:Portrait of a Living Cultural Heritage)中,試圖提高人們對這門工藝的興趣。她說,市場行銷和旅遊業是能夠通過聯繫本地農民與外國買家,拯救敘利亞天然絲綢業的兩股強大力量。

她說:“由於沒有大型廠家,每家小工廠都是那麼的重要。我們必須鑑於歷史和文化價值盡力拯救敘利亞的絲綢業。”

敘利亞是絲綢之路的西部終點,一個通過中亞和黎凡特將中國與地中海地區連結起來的洲際商貿文化網絡。考古研究顯示,公元1世紀敘利亞中部古城帕爾米拉(Palmyra)即已開始生產絲綢。

法國作家佛羅倫斯.歐麗芙利(Florence Ollivry)強調,絲綢技術不只從東方傳到西方,也從西方傳回東方。她說:“地中海紡織品交易記載顯示,東西方就有如絲緯線般緊密交織著。”(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Syrian silk industry hanging by a fine thread



你知道嗎?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讚成此說,沿用至今。

絲綢,是由蠶的蠶繭抽絲後編製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再經過編製而成的紡織品。人們通過養蠶,當蠶結繭成蛹準備羽化成蛾時,將蠶繭放入沸水中煮,並及時抽絲。一條蠶短短的一生吐出的絲可達1000米長,做一條領帶需要約111個蠶繭,而做一件女士上衣則需要約630個蠶繭。

用真絲綢為衣料做成的絲綢服裝,對人體有保健作用。自古以來,真絲就有“絲綢皇后”的美譽。到了現代,人們又賦予了它“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真絲纖維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氨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穿真絲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線的輻射、防禦有害氣體侵入、抵抗有害細菌,而且還能增強體表皮膚細胞的活力,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由於特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還有調節體溫、調節水份的作用。

關於絲綢,在中國還有一個悠遠的傳說:遠古時代,黃帝打敗了蚩尤,“蠶神”親自將她吐的絲奉獻出來以示敬意。黃帝命人將絲織成了絹,以絹縫衣,穿著異常舒服。黃帝之妻西陵氏嫘祖便去尋找能吐絲的蠶種,采桑飼蠶。後世民間崇奉嫘祖為養蠶的蠶神,黃帝為織絲的機神。采桑養蠶與製絲織綢,便成了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的基本勞作手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0年11月8日/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