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魔術魔術不消失


(印度)普拉卡什.馬文科維(Prakash Mavinkurve)看起來不太像個魔術師。他在孟買一家醫院當麻醉師,在工餘的時間勤練魔術和舞台演技。

醫院裡的同事和病人是他的忠實觀眾,給了他一個完美的舞台呈獻一些硬幣和紙牌把戲。這不只讓小朋友們放鬆情緒,也紓減了這份工作的高壓力。

58歲的他笑著說:“這裡經常會調換護士,所以我每一天都會找到新的白老鼠!”

在印度國內不斷擴張的中產階級正尋求各種形式娛樂的當兒,與其他行業一樣,魔術和魔術師也一直在改變。

馬文科維把那位愛裝模作樣、經常戴著土耳其毯帽(fez)的英國喜劇演員兼魔術師湯米.高伯(Tommy Cooper)奉為英雄,他說:“孟買許多魔術師都使用當地方言,例如興地語或是馬拉地語,很少能操正統的英語。魔術在講英語社群當中逐漸被冷落,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電視節目和DVD等。魔術師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

印度是全球魔術的發祥地。魔術或興地語中的“加亞都”(jaadu)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甚至古代神話中都出現過。

變化多端的彩球與杯子戲法,或者是用劍穿過籃子內的助手,如今已成為經典的舞台伎倆。

西方觀眾依然著迷於印度的“神仙索”(Great Indian Rope Trick),一名小男孩沿著一條長又粗的繩索爬上去,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些戲法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到街頭魔術師,雖然說他們的數量已逐年縮減。

與妻子在孟買經營“帕蒂爾魔術與娛樂之家”的曼達.帕蒂爾(Mandar Patil)指出:“傳統的印度魔術有朝一日可能會走上末路。如今街上賣藝的魔術師沒多少個,單靠表演魔術過活是非常艱辛的。”

帕蒂爾是印度魔術師協會前任會長,他從父親身上發掘出本身對魔術的熱忱。他父親之前在加拿大多倫多居住時,曾在一些印度人的喜慶和節日表演過魔術。

這個於1932年成立的協會,是印度其中一個最早的魔術師組織,儘管它的成員只有區區百多人。

帕蒂爾說:“對一般人來說,這是一種挺好的娛樂形式。電視上有不少魔術節目,讓人們瞭解到不同境界的魔術。”

但帕蒂爾和馬文科維直言,印度的表演者有必要自我調整,因為越來越多的觀眾接觸到國外知名的表演者,譬如美國魔幻大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克里斯.安琪(Criss Angel)和大衛.高柏菲爾(David Copperfield)。

帕蒂爾說:“我們抄襲西方的文化,印度如今已變得越來越西化,魔術師們不只是在日常表演或是生日會上把玩著傳統的魔術,他們也開始轉向西方魔術。”

南印度班加羅爾魔術學院主席、魔術演員K. S. 拉姆什(K. S. Ramesh)說:“印度已沒有什麼新的創意了。付費觀眾如今所期待的是拉斯維加斯式的華麗魔術表演。”

對30年前因同事在醫學研討會上表演了一個小把戲而迷上魔術並自學而成的馬文科維來說,外來影響將令到那些依賴簡單魔術維生的人雪上加霜。

他說:“觀眾們所看到的魔術都源自外國,都非常高科技,許多人會把我的表演拿來做比較。”

儘管如此,魔術師都相信古老魔術在現代化的印度還有市場。

拉姆什說:“當魔術發生的那一瞬間,不管是印度街頭魔術師抑或是大衛.高柏菲爾,台下的觀眾都會被鎮住。這就是為什麽魔術會永不消失。”(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India's magicians: striving hard not to disappear



你知道嗎?

魔術,又稱幻術、障眼法、掩眼法、戲法等,狹義的定義為一種以特殊的技巧跟設備,營造錯覺和認知偏誤,以娛樂觀眾,使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表演藝術。廣義則泛指各種以專業技巧或知識展示出讓人覺得歡笑、不可思議的藝術的活動。魔術師是指從事魔術活動,並且不將魔術濫用者。魔術師古代又稱為“眩者”、“幻人”等。

魔術的技巧並不包含特異功能的成份。但魔術不是只有障眼法,而是一項務求違反客觀現象的表演藝術,必須有純熟的手法,瞭解觀眾的心理還有良好的表演心態。一個成功的魔術能令觀眾看得如癡如醉,要靠很好的表演和新的創意。魔術並非一定需要道具、助手或台前幕後的協助,有時候只有手邊的小東西也可以變出一個好魔術。

魔術,是一種很難解釋的事物,它擺明是假的,但大家都會在看完一個精彩的魔術後,在心中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奇妙感。隨著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娛樂城及電視的發展,造就了一眾魔術巨星。魔術大師一般收費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現時,魔術依然能滿足了人們對於驚奇和娛樂的需求。

部份當代魔術明星有:大衛.高柏菲爾(David Copperfield)、 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克里斯.安琪(Criss Angel)、 羅賓(台灣)、劉謙(台灣)。(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1月25日)


“神仙索”是魔術史上最神秘又最富爭議性的一套魔術,據說發源於印度,曾在《聊齋誌異.偷桃》故事中記載過。這項奇術描述一根可以直通雲霄的繩索,能將使用者快速帶到任何地方,也能讓敵人身首異處。

關於神仙索的效果,其中一個最神奇的版本如是說道:表演者把一根普通的繩子的一頭向空中拋去。由於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繩頭會停在半空中。接著,擔任表演者助手的小童會攀登到繩子的最高點去,在那裡過了一會兒,隱去無蹤。表演者於是拿出一把長刀來,向空中揮舞著,只見小童砍斷了的兩隻手和腳,最後他的頭和軀乾等物都一一地掉下來,繩腳邊的地上頃刻間已經有了一大灘的鮮血。表演者念起咒語,把這些肢解下來的東西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小童竟站起身來,飄然地走開去。這慘毒的酷刑顯然是沒有傷及他的毫末。

對於“印度神仙索”的解釋主要還有下列幾種說法:

‧以訛傳訛或惡作劇:The Magic Circle 的前主席Peter Lamount認為,傳說中的神仙索根本不存在,那只是1890年報章“Chicago Tribune”虛構出來的惡作劇,由於以訛傳訛以致人們相信神仙索的存在。

‧集體催眠(Mass Hypnosis):魔術師利用催眠術令觀眾“看到”這套魔術的表演。據說印度魔術師會在表演時捻點起一些特別的印度香來催眠觀眾。

‧只是一套魔術:部份學者認為神仙索的確存在,不過最後的效果只是小孩子消失了(或者沒有消失)。魔術師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繩子,繩頭有鐵鉤,這種鉤子是由很多向下的鉤子組成的。表演前,由於繩子是捲著的,鉤子藏在裡面看不見。在表演場地的上方,魔術師預先拴好了一根橫著的細繩子,繩的一頭可以系在樹上,另一頭可以固定在牆上或其他建築物上,高度大約在20尺左右。魔術師選擇在日落前表演,讓觀眾眼睛受陽光的強烈刺激,看不見那根橫著的細繩子。魔術師在表演時將系有鉤子的繩子往上拋,掛在橫著的細繩子,小童跟著爬了上去,然後順著橫著的細繩滑到樹上去。觀眾在耀眼的眩光中,以為小童一下失去踪影,而此時魔術師將繩子向上一抖,鉤子因而脫離橫著的繩子而墜落地面。

在電影《劍雨》中,導演蘇照彬巧妙地把這個奇術引用到武功中,但見飾演“彩戲師”一角的戴立忍一聲“起”,繩索就直飛上天。(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