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拉雪茲公墓名人


(法國)巴爾扎克,作家,48區1號;肖邦,音樂家,11區5號;都德,作家,26區2號;莫里哀、普魯斯特、比才、王爾德、拉封丹……在巴黎最大、最古老的墓地之一拉雪茲神父公墓(Père Lachaise Cemetery)的地圖上,沒有人會錯過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

始建於1804年的拉雪茲公墓位於巴黎20區,佔地44公頃。公墓的設置極有規劃,共分成97個區,區內每個墓碑又標有序號。作為眾多名人的身後居所,這裡每年吸引近200萬人前來參觀、拜謁。

巴黎的墓地原本都在城市的邊緣,但隨著城市發展,它漸漸陷入了城市腹地。雖然和馬路只有一墻之隔,拉雪茲公墓卻仿佛已是另一個世界。初春的下午,陽光柔和,鳥兒啼叫。這裡沒有陰森恐怖,只有寧靜安詳。

在墓地入口不遠處的墓地辦公室,記者領到一份地圖。眼前的墓地看上去更像是座城市,每條路都有路牌號碼和名稱,“棕櫚大街”或者“聖彼得路”,這樣的名字均源自宗教人物和語匯,仿佛為了拉近亡者與生者的距離。

園內石棺、墓碑鱗次櫛比,許多都是家族墓地,不少修葺成房子的形狀,有些還頂著哥特式的尖頂,帶著鐵門、木門、玻璃彩窗,仿佛推開門就能通達另一個世界。一些墓地前還裝飾著大理石或青銅雕像,掩面而泣的聖女、低頭嘆息的人們……表達著生者對亡者無限的眷戀,也為墓地賦予了莊嚴和神聖。

無論名人還是百姓,墓誌銘大多只有名字和生卒年月,不做任何雕飾,一如生命本身。拉雪茲墓地的石碑是裝飾,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棺冢不耀示過去的輝煌,也不僅限懷念,仿佛只是生命的一次平淡遷移,從墻外到墻內,延續著安詳。

園內的人還不是太多,只有少量遊客在按圖索驥找尋自己“心靈的朋友”。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法國人一般集中在11月1日萬聖節前後來給親人掃墓,屆時街上花店裡滿是各色菊花,提供給人們憑吊故人。

法國意識流小說大師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黑色墓碑上,簡單地寫著生卒年月,毫無修飾地排列在高低錯落的墓穴之間,人們需要深入泥濘潮溼的小路,細心查找才能發現。

巴爾扎克、肖邦的靈魂居所與普通人的相比並沒有特別的地方,一樣的樸素。但是,從墓上擺放鮮花的多少和新鮮程度,是可以估計到安息在這裡的靈魂非同尋常。在這裡,人類偉大藝術家的墳墓一定與鮮花同在。

也有例外的情況。走上一條大路,遠遠就看得見一座不同一般的墓碑,這是1900年客死法國的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墓碑。按照他在詩集《斯芬克斯》(The Sphinx)中的意象,墓碑被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獅身人面像。碑身上印滿了深淺不一的唇印、愛心圖案,顏色不同,重疊在一起,這是前來祭掃的後人在100多年間獻上的,歲月讓這些愛的痕跡沁入石碑,任憑風吹雨打……

地下大師們的精神,溫暖著冰冷的石碑。穿行於墓廊間,與一位位長眠者擦肩而過,望著草地上追逐嬉戲的孩子、凝神閱讀的老人以及坐在長凳上野餐的戀人,不禁感嘆,這是一個逝者與生者共處的地方,生與死在這裡似乎已沒有特殊的界限。

走出拉雪茲公墓已是傍晚時分,街上疾行的人們,嘈雜的車聲,墻內和墻外的生命,永無止息……(新華社)



你知道嗎?

秘魯首都利馬(Lima)的普雷斯比德羅公墓(Presbyter Maestro)建於1808年,以公墓設計者Matias Maestro的名字命名。在這座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墓地中,安葬有秘魯總統、民族英雄、文化名人等,其陵墓建築匯集了19世紀和20世紀歐洲各國著名大師的雕塑作品,以及秘魯不同時期、風格迥異的傑出藝術家作品。因此,這個公墓被認為是秘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縮影。1972年,普雷斯比德羅墓地被定為秘魯國家文化遺產,1999年被定為博物館。

曾經有一段時間,普雷斯比德羅公墓因缺乏管理,許多石碑、陵墓雕塑被盜。為了保護這座公墓,加強人們對墓地文物的認識,利馬慈善協會2002年6月發起一項“月圓之夜”活動,在每月第二和第四個週四的晚上8時至10時,由導遊帶領人們參觀公墓、追憶逝去的故人。

參觀公墓的行程通常會根據時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主題。比如情人節所在的2月,這是一個愛的月份,主題會是“熱烈的愛”,人們通常會去參觀一些與愛情相關的陵墓,主人公的愛情故事在秘魯歷史上膾炙人口。秘魯的國慶節在7月,所以這個月的主題是“我們的英雄”,以紀念秘魯歷史上重要政治人物為主。10月31日是秘魯的土著民歌節,主題就被定為“手鼓和吉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