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拒絕夏娃的挑逗


(印度)“夏娃的挑逗”(Eve teasing),聽起來像是很不尊重的詞句,卻是南亞次大陸女性們每天都會經歷的痛苦。而現在,她們要結束女性被逼默默承受性騷擾的時代。

“夏娃的挑逗”這個字眼在很久以前,就已被印度和孟加拉的媒體及警方廣泛使用。至於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它也是一個代表所有猥瑣行為的指控。

以聖經中的夏娃為依據,女權份子們認為這個字眼讓人感到很冒犯,就好比說女人們自甘墮落引誘男人侵犯她們一樣。

一個控訴女性在公共場所遭受侮辱的印度社區表演藝術團體“空白的喧鬧”(Blank Noise)創辦人佳思敏.帕特加(Jasmeen Patheja)說:“那簡直是個貶義。”

她告訴記者:“將這種行為稱作‘夏娃的挑逗’,根本就是否定了那是性暴力行為。”

隨著性騷擾受害者自殺風吹起,孟加拉國女權份子成功向高庭請願。高庭於今年1​​月宣判“夏娃的挑逗“字眼帶有藐視的含義。

孟加拉國婦女律師組織主席莎瑪.阿歷克(Salma Alik)指出:“這項裁決旨在告訴媒體、警方及教育機關應棄用這個名詞,同時以性騷擾、虐待及圖謀不軌等字眼取代。”

從去年1至11月,孟加拉共有26名女性及一名慘遭侮辱的女孩的父親自殺。當地人權組織說,另外還有10名男性及兩名女性為性騷擾事件示威抗議而慘遭殺害。

“夏娃的挑逗”一詞早於50及60年代出現在報章上,並被廣泛使用。這個用詞的由來據說是媒體認為有必要避開“性”這一個字,以免觸犯國家保守的文化。

儘管今天印度報章充斥著“性”的字眼,但“夏娃的挑逗”一詞依然沿用至今。從封面標題至內文,提到女性如何被毆打、撫摸甚至是被撕破衣服的情節時,都會出現這樣的字眼。

女權份子表示,總的來說,“夏娃的挑逗”一般會被解讀為年輕男子在女性身上尋找一些無害的樂趣罷了。

國際婦女研究中心(ICRW)在孟買針對1000名少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夏娃的挑逗”是一種無害兼不冒犯的行為。

反對街頭性騷擾的Hollaback!國際女權運動,今年2月在孟買開設了印度第一家分會,並揭開華麗表層底下的醜陋實況。

孟買Hollaback!運動總指揮愛莎.莎琦拉(Aisha Zakira)說:“把性騷擾事件說成是‘夏娃的挑逗’,是試圖沖淡事件的嚴重性。那不是挑逗,根本就是侵犯!”

她補充道:“街頭性騷擾只會塑造一個允許性暴力的變態社會文化。”

印度及孟加拉等國的警方一向來為人所詬病,指他們從不將性騷擾當作是嚴重的罪案。很多人認為他們心理上已被貫輸這麼一種觀念,即受害者只是單純被“調戲”而已。

女權份子透露,很多受害者都沒有報案,因為女性相信她們即使報案也只會招來更多的訕笑或是進一步的騷擾而已。

國際婦女研究中心位於新德里的亞洲區域辦事處高級專家馬杜米塔.達斯(Madhumita Das)說:“大多數受害者都羞於啟齒,甚至不敢告訴她們的母親,免得遭受羞辱。”(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Women rally against 'Eve teasing' in S. Asia



你知道嗎?

“空白噪音”(Blank Noise Project)原是印度藝術學生佳思敏.帕特加(Jasmeen Patheja)於2003年的畢業計劃。計劃原本是以小型工作坊為主,但逐漸發展成印度各地的組織網絡,透過街頭介入、公共藝術和部落格,探討性騷擾議題,力圖改變大眾“性騷擾是尋常或可忽略”的觀感。

“空白噪音”計劃的部落格說明,“空白”即沒有形式、沒有意義;“空白”和“噪音”放在一起是相互矛盾的,就如生活上每天都出現“夏娃的挑逗”(Eve-teasing)的現象,但同時人們卻不斷調整生活,希望避免發生這種情況,例如“穿著合宜”、“準時回家”等,為自己勉強設下各種規則,忽略自己身為公民的權利,每天沉默面對性騷擾問題,自我約束。

2008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當天,“空白噪音”計劃在印度各地舉辦一系列街頭介入活動,活動名為“不是我自找的”。活動要求參與者必須穿著過去遭到騷擾時的服裝,藉此向外界宣告“不是自己惹禍上身”。活動宣言:“你曾多少次怪罪牛仔褲、印度沙麗、長裙或T恤?你真的覺得受侵犯是你的錯?你真的覺得自己理應受羞辱嗎?你真的認為,只有特定服飾會讓女性碰上街頭性騷擾嗎?”

活動促請受害者們把受騷擾時穿著的服裝寄給他們,活動單位主張將這些服裝展示於各個城市的街道上,以這些服裝為證據,否定社會認為女性受侵害都是自找到。(資料來源:全球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