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潮州劇團的寒冬


  • 《龍女情》講述海龍王公主海雲花與書生姜文舉相遇的唯美愛情故事。(圖: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 龍女下凡對人類面對的旱災感到憂慮不已,在送雨當兒,遇上了書生姜文舉的拔刀相助。(圖: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 潮劇藝術工作者像流浪的人,拿著自己的化妝箱,聚集在一角為自己化妝準備演出。(圖: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 除了潮劇演員在舞台上表演,舞台旁的演奏樂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圖: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馬來西亞)潮劇文化逐漸流失,再加上中國和泰國的戲班也到馬來西亞“搶灘”,造成本地潮戲藝術工作者陷入發揚潮劇及維持生計的“兩難”,感慨作為一代鄉音的文化精髓,日後可能無聲地流失。

潮州大戲在馬來西亞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早期的潮州大戲都是“酬神戲”,所以在神誕季節最旺盛,也曾經有過輝煌時光。

如今,在時代的變遷下,人們漸漸“遺棄”潮州大戲,而喜歡上改良式的京劇。

廟宇多邀中泰戲班

況且,近年來多數的廟宇都選擇邀請來自中國及泰國的戲班。除了價錢便宜,他們還相信“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這眼前的危機,讓本地潮劇藝術工作者憂慮不已。然而,他們不是擔心“沒飯開”的問題,而是眼睜睜看著這優美的傳統文化沒人承接而感到可惜。

儘管如此,聽不懂方言或潮語的年輕一輩,也是讓潮州大戲無法持續發揚的原因之一。現在,有些劇團還“貼心”地準備字幕,以科技彌補語言不通的缺陷。

檳城的“金玉樓春木偶潮音團”,原是演木偶戲為生。這個代代相傳的家族劇團,深受當地人的愛戴。不過,在馬來西亞這缺少演繹平台的大環境及沒有學校訓練人才的情況下,這劇團的前途就變得渺茫。

他們發現,一些年輕一輩的人,還是會對大戲這玩意兒產生興趣。然而,他們卻沒真正瞭解潮劇的歷史及當中的精髓。

演員短缺同行競爭大

潮劇團經理吳慧玲接受訪問時指出,在馬來西亞,潮劇藝術工作者的發展一直不被關注,就連站在舞台發揮的機會也少之又少,更別說有所謂的藝術學院了。

“為了延續這個潮州傳統文化,我們儘量注入年輕一輩的演員。現在,只剩下老一輩的演員在默默耕耘。當然,我們也得吃飯維持生計,所以被迫到中國及泰國去尋找一些演員。”

吳慧玲也說,潮州劇團不但要面對演員短缺的壓力,也受到同行“搶生意”的競爭。這兩年一路走來,只有“艱辛”這兩個字形容,從尋找演員到台前幕後的用具,她都一手包辦。

不同角色不同裝扮

一場潮劇看似簡單,其實背後的準備很費功夫。從化妝到裝扮,再到幕前的演出、走位,這一切都需要“歷練”來顯示專業。

“不同的角色,就要上不同的妝,就連詮釋的角色,還會有行當之分及禁忌的局限。”

吳慧玲說,當中的細節很多,台前幕後的每個工作人員都很重要,少了一個都不行。

發揚好人好事道德觀

詢及她的堅持付出是否值得時,她表示,這一點付出已經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她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讓守護一輩子的父母安心。

“除了興趣,這也是不同籍貫所呈現出來的文化及愛好。而潮州文化則是以潮州大戲為代表,所演出的故事都反映出‘好人好事’的道德價值觀。這是需要一直發揚下去的。”

談起戲班的角色行當,她說,只有小生、花旦、淨、丑之分,而在這裡角色分配方面就沒這麼仔細。

一人身兼多角

“不是因為我們不專業,而是因為演員不夠。很多時候,我們還一人身兼多角色,從台前至後台,一開戲大家都各忙各的。”(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你知道嗎?

金玉樓春木偶潮音團,是以潮劇為表演形式的木偶劇團,也是目前馬來西亞唯一的木偶劇團。此劇團以家族成員為主,原從中國潮州傳入,至今已有四代。劇團以演中國潮劇的優秀劇目著稱,如《春草闖堂》、《金花女》、《告親夫》、《趙氏孤兒》、《柴房會》、《梅亭雪》及《龍女情》等40多個劇目。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劇團首創電子字幕。


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 潮劇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由宋元時期的南戲逐漸演化,至今已有440多年歷史。潮劇主要吸收了弋陽、崑曲、梆子、皮黃等特色,結合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潮繡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潮劇在中國國內主要流佈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亦廣泛流行於香港、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許多國家和地區。泰國曾經是潮劇在全球的發展中心,現還有泰語潮劇。

潮劇行當齊全,生、旦、淨、醜各有應工的首本戲。俗語又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來形容一個演員陣容齊全的標準,“老阿兄”是指在劇中扮演各種雜角。(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