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國‧家在對岸歸不得


(巴勒斯坦)薩娜(Sana)來自約旦河西岸的希伯倫市(Hebron),13年前嫁給在耶路撒冷(Jerusalem)成長的丈夫莫哈末(Mohammed)時,她從沒想過這段婚姻會讓她誠惶誠恐、躲躲藏藏地過日子。

一切的一切,源自一紙居留證。

一開始時,他們倆各持有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兩地的居留證,來往沒什麼問題。薩娜可以在兩個城市之間自由穿梭,憑著臨時居留證,不定期地與身在東耶路撒冷的丈夫同住。

然而,2000年爆發的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導致兩地往來限制逐漸收窄,直到2003年以色列停止向巴勒斯坦人發放耶路撒冷居留證後,小倆口就幾近無法聯絡。

沒有以色列的准證,薩娜就不能夠與丈夫和孩子同住;但若要莫哈末搬到約旦河西岸去,他就得冒著失去耶路撒冷居留權的風險,他很可能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不少巴勒斯坦人認為,要獲得准證,以從西岸遷到東邊的耶路撒冷,本來就不容易。當2003年的起義持續進行時,以色列更基於安全理由通過一項緊急措施,徹底終結所有“家庭團聚”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以色列也在西岸建造大規模的屏障,切斷了其他從佔領地通往耶路撒冷的通道,沒有准證要前往這座聖城是根本無法如願的。

2005年,薩娜的准證到期,她在耶路撒冷接到了離境的指令。

31歲的她向記者透露:“自從那時開始,我就一直在耶路撒冷非法居留,陪伴丈夫和孩子。我先離開耶路撒冷一陣子,再悄悄地溜回來,開始過著藏身的日子,與擁有准證的丈夫和孩子一起。”

她說這樣的生活已成了夢魘,每天都處於極度恐懼的狀態。每拐一個彎,都有可能遇上安保人員,隨時都會被遣送回希伯倫,母子從此就會分隔兩地。

薩娜說:“我很少會離開家門,只有看醫生或是老師要見家長時才會出門。每當我接近警察和士兵會出現的地點時,我都感到非常害怕,我無時無刻都在擔心警員會進行突襲檢查,或是闖入家中逮捕我,把我放逐到其他的地方,從此無法和家人團聚。”

以色列阿拉伯裔權益組織創辦人查巴林(Hassan Jabareen)表示,越來越多人像薩娜那樣,處於進退維谷的窘境,而且自2003年以來情況逐漸惡化。

他解釋:“以色列通過了一項法令,指國民一旦娶了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或佔領地的巴勒斯坦人,將被禁止與家人一同生活。如今的情況則更加惡劣。”

這項緊急措施從未被撤銷,以色列內閣最近更在內政部長伊賽(Eli Yishai)的要求下,決定將法令的有效期延長6個月。法令對兩組人的影響尤甚,即與西岸或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結婚的以色列阿拉伯裔,以及與不具居留證配偶結婚的耶路撒冷居民。

2006年的一份報告指出,以色列人權組織發現以色列政府拒絕處理超過12萬份“家庭團聚”的申請。組織譴責以色列利用有關政策來阻止阿拉伯人口進一步增加,“以保留國家的猶太特性”。

這項政策實行後,薩娜錯失了與家人共度悲歡時光的機會,她無法探望罹患癌症的母親。她說:“母親因肝癌臥病在床,我卻因害怕無法再回來見孩子,而沒有回希伯倫探望她。只有等到母親去世時,我才回去見了她最後一面。”

她補充:“哥哥和弟弟都結婚了,我卻無法出席他們的婚禮。幾個月前,我父親住進醫院,我也同樣沒辦法去探望他。他上星期去世了,我也只有等到他逝世那天才能回去看他。”

她坐上計程車潛回耶路撒冷,走的是以色列軍警經常會巡守的小路。她坦承:“回程途中只有兩種感覺:一是為我父親的死感到悲傷難過,二是想到士兵可能朝我們開鎗而非常害怕。”

薩娜的遭遇,對現年33歲,出生在伯利恆(Bethlehem)的胡妲(Huda)而言,是感同身受的。她16年前與先生在耶路撒冷共結連理,開始時申請到一年的居留證,允許她在市內居留。

然而10年後,她的丈夫被以色列法庭定罪,指他參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法塔赫”(Fatah)的活動,被判5年監刑。

她說:“他們停止再發准證給我,反而發出指令要將我驅逐出境。 ”自此,胡妲就一直在耶路撒冷非法居留。難得去伯利恆探望家人,回來後就得想辦法把自己“私運”進耶路撒冷。

“有一次,我和一群婦女在山區遇到巡警,對方強行逼我們折返伯利恆,當我們往回走時,他們卻在後頭嘲笑,還發出如趕羊般的喧囂聲。”

與薩娜一樣,胡妲被迫與西岸家鄉保持距離。她說:“除非家人患上重病或是去世,否則我們是不會回娘家的,因為路上要面對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我家人和我才隔離不到20分鐘的車程,卻不能回去看望他們,這真的是個人間悲劇。我們可以說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管喜慶哀喪,我的兄弟姊妹們也都不會過來探望我們。”(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The nightmare of love across the West Bank barrier



你知道嗎?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糾紛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邊界劃分、猶太人定居點、巴難民回歸以及水資源分配等諸多棘手問題而步履維艱。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81號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並將巴勒斯坦地區2.7萬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萬平方公里劃給“猶太國”,其餘的1.115萬平方公里劃歸“阿拉伯國”。聯合國並規定耶路撒冷為國際化城市,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佈在“猶太國”的疆域內建國,“阿拉伯國”卻因阿拉伯國家反對分治決議而沒有成立。5月15日,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吞併了5700多平方公里的屬於“阿拉伯國”的土地。

耶路撒冷被阿以雙方的停火線由北向南切割為東、西兩個部份,東區被約旦佔領,西區被以色列佔領。以色列建國後,宣佈西耶路撒冷為首都。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又奪取了東耶路撒冷、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徹底佔領了全部“阿拉伯國”領土。以色列政府之後陸續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修建猶太人定居點。

1993年9月,巴以雙方簽署允許巴在加沙和傑里科(Jericho)地區先行自治的《原則宣言》。199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接管加沙和傑里科。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從加沙地帶撤離,結束了對其38年的佔領。但由於以色列的長期軍事封鎖,居住在加沙的民眾一直處於極端貧困狀態,巴勒斯坦控制下的各個地區亦相互分離。(新華社)

延伸資訊:紀錄片《美麗天堂 Promises》
(入圍2002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透過7個耶路撒冷小朋友的生活故事,展現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衝突與矛盾)

中英對照:

‧巴勒斯坦:Palestine
‧耶路撒冷:Jerusalem
‧約旦河西岸:West Bank
‧希伯倫市:Hebron
‧伯利恆:Bethlehem
‧以色列阿拉伯裔:Arab-Israeli
‧起義/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暴動:intif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