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野飛鼠保護人


(台灣)近50歲的劉佳縣在嘉義縣光華村“頂笨仔”社區種茶、開民宿。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做白面鼯鼠的保育人。

白面鼯鼠在當地又被叫做“飛鼠”,是夜行性動物。劉佳縣指出,白面鼯鼠在台灣中高海拔的森林中都有分佈,但“頂笨仔”社區附近十幾公頃的雜樹林更容易看到,因為這個大約300人的社區對保護生態、永續發展已經有高度的共識。

開著一輛敞篷小貨車,小貨車後面放上三排木板凳,只要來住民宿的遊客有要求,劉佳縣就會在晚上七點過後,用這輛敞篷小貨車拉觀光客去山裡的雜樹林尋找白面鼯鼠。

劉佳縣指出,白面鼯鼠通常晚上七、八點吃“早餐”;深夜十一二點吃“午餐”;淩晨四、五點吃“晚餐”。每天都要到樹林裡呆上幾小時的他,對這片樹林裡大約六、七十隻的“飛鼠”在哪裡住,到哪裡覓食,心裡都有一本賬。

車在山路裡行駛大約15分鐘,就到了由楠木、樟樹、櫸木、烏心石等樹木組成的雜樹林,劉佳縣高舉手電筒,一邊帶領觀光客沿著小路往樹林深處走,一邊尋找白面鼯鼠。只幾分鐘工夫,他就可以找到一隻“飛鼠”,觀光客順著他的指引,可以看到“飛鼠”在黑暗中明亮的眼睛,和牠在樹枝間跳來跳去的身影。運氣好的話,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觀光客還可以在劉佳縣的指點下,看到好幾隻不同的白面鼯鼠。

當觀光客都驚詫於為什麼劉佳縣總能迅速找到牠們時,他說,這主要是因為他熟悉了“飛鼠”巢洞的位置。另外一個竅門是:尋找“飛鼠”不僅要用眼睛看,有時還要用耳朵聽。

“比如,在農曆初一和十五的夜晚,要想找到‘飛鼠’就需要依靠耳朵,因為在這樣的夜晚月亮太亮,‘飛鼠’多會去看月亮,而不會去看手電筒的光束。但是‘飛鼠’在吃嫩葉和果實時,往往會有果實掉落到地上發出聲響,循著聲音向上望也可以看到‘飛鼠’。”劉佳縣說。

劉佳縣做保護“飛鼠”的工作已經整整十年了。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在很多年之前是一名“獵人”,業餘時間曾經也到這片雜樹林裡獵過“飛鼠”。

“頂笨仔”文化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早期當地山區物資普遍缺乏,為了要補充動物性蛋白質,狩獵便成為山區居民的獲取方式之一,獵物中以“飛鼠”最為常見。後來政府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規定,大幅降低狩獵的行為。

不過隨著現代化的開放腳步,山林的面貌改變了,許多生物的棲地破碎化,曾廣泛分佈在台灣山林的“飛鼠”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劉佳縣說,“自清朝時代我們的祖先來到這裡都是以打獵為生,到我們這一代,我們意識到這些動物要保護起來,我們文化隊組織一個巡邏隊,同心協力,大家自發性的,都沒拿薪水,來保護這些動物。”

讓獵人劉佳縣願意放棄打獵、進而保護這片樹林的還包括妻子的勸說。劉佳縣回憶道,當年妻子那句“要讓我們的後代都能看到‘飛鼠’”,深深打動了他,讓他下定決心改變自己,這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歲月,多年來他試圖說服社區的獵人放棄打獵,最終他的真誠逐漸改變了很多獵人的想法,他們都自願加入了保護“飛鼠”的志工隊。

這些年,這片雜樹林的“飛鼠”數量迅速增加了,達到六十多隻。令他更開心的是,這幾年“頂笨仔”社區的居民對生態保護達成了高度的共識,並積極開發觀賞螢火蟲、夜觀“飛鼠”和熒光菇等生態旅遊項目。如今生態旅遊已經成為當地的一項重要產業,還帶動了當地餐飲業和民宿業的發展。

劉佳縣如今經常帶著兒子到山中巡邏,作保護“飛鼠”的工作,他希望將來兒子能子承父業,將生態保護的工作世世代代做下去。(新華社)



你知道嗎?

鼯鼠(Flying squirrel),是松鼠科下的一個族,稱為鼯鼠族(Pteromyini)。由於鼯鼠可以滑翔,因此又得名“飛鼠”。

鼯鼠的滑行得利於其由前肢延伸至後肢的飛膜,以及尾巴。其飛膜可以撐開以起到翅膀的作用,讓牠可做長距離跳躍,一般可滑翔47米左右。而其尾巴則可以控制方向。由於鼯鼠沒有如鳥類般可以產生阻力的器官,因此只能在樹木之間滑翔,而不是真正的飛行。

白面鼯鼠是台灣特有亞種,分佈於1000至3000尺的低、中及高海拔針、闊葉林,但以中高海拔較為常見。白面鼯鼠的尾巴比身體長,身長35至43公分,尾長44至48公分。頭部的前半臉部及掌部與腹部呈白色,背部為棕褐色,頭大臉圓,眼睛圓滾滾。

白面鼯鼠通常單獨覓食嫩葉、芽、果實、小昆蟲等。只有在哺育幼鼠時,母鼠才會帶著幼鼠覓食。白面鼯鼠雖然未列入台灣保育類動物的名單之中,但依據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0條及第50條罰則規定:獵捕、宰殺一般類野生動物者,將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款,而騷擾、虐待一般類野生動物者,將處新台幣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資料參考: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9月6日/台灣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