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袖珍人演皮影戲


(中國)在約十平方米的白色幕布後,22歲的史叢和六七個夥伴麻利而有序地移動手裡的偶人,並用孩童般的嗓音誦念台詞。幕布前,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刀光劍影”的混戰場景,這是北京“龍在天袖珍人藝術團”正在演出的皮影舞台劇《少年孫中山》。

史叢身高只有1.2米,幕布後的其他演員身高與他相仿,他們來自中國各地,平均年齡二十出頭,被形象地稱作“袖珍人”。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李老師第二次帶4歲女兒看皮影戲,她說看皮影戲有助於開闊孩子眼界,也可以使孩子潛移默化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元素。

在一些農村地區,皮影表演仍很受歡迎,但這門民間藝術已經遭遇嚴峻的生存考驗,多元文化的選擇使皮影戲觀眾越來越少,年輕一代尤為陌生。加上人才、設備的缺乏,這門傳統藝術幾乎面臨失傳境地。

“龍在天”的創始人兼運營總監林中華在最初組建藝術團時遇到了人才困境,那時他想到還有這樣一群人。

林中華的故友、“中國第一袖珍女歌手”吳小莉說,劇團招人的門檻很低,只要是初中以上文化水準、普通話標準、四肢比較勻稱、說話帶有童音便可,袖珍人不需要有表演基礎。

這樣的“牽線搭橋”既讓找工作困難的袖珍人擁有了一份職業,也讓難覓皮影傳承人的劇團有了合適的人手。

但與身高正常的皮影戲藝人相比,史叢和同伴們在表演時會遇到更多困難。他們用來操縱偶人的木桿要比正常的長20-30公分。“熟練的藝人可以同時操縱12根桿。不過袖珍人因為手小,最多只能操縱7到8根。”林中華說。

進劇團的第一個月,史叢除了練掰桿,別的什麼都沒做。“我的手練腫了,和桿接觸的地方皮也磨破了。”一個半月之後,史叢首次登台演出。如今,他已經成長為林中華口中“很有潛力的新星”。

史叢15歲輟學後從事過各種工作,開過雜貨舖,也曾沿街叫賣過豆腐、香腸、襪子和拐杖等。“我曾遇到月底只剩3毛錢的情況。”史叢說。

多數劇團成員和他一樣,在進劇團前完全不瞭解皮影。“面試時,林中華問我喜不喜歡皮影,願不願意把它作為終身事業,可什麼是皮影?我沒聽說過,也沒見過。”史叢說。可他還是決定留下來,因為劇團“包吃住,有休息日”。

“我希望這個劇團能幫助更多袖珍人過上有尊嚴、自給自足的生活。”吳小莉說。

為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劇團在劇目上不斷創新,融合了“喜羊羊與灰太狼”、“葫蘆娃”等動畫片元素,在走進校園的活動中除了演出,還教學生製作道具,操作皮偶,成立皮影戲社團等。

過去三年中,劇團不斷發展壯大,成員數從最初的7人增至45人,今後還將招募更多來自中國各地的袖珍人。

在劇團成長的同時,成員們也開始認識到對皮影保護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把皮影表演當做賺取薪水和食宿的途徑。

“能夠參與到傳統藝術的保護中,我覺得很自豪。”史叢說,“它讓我的人生更有價值。”(新華社)



你知道嗎?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皆有的一種表演形式,有“電影始祖”的美譽。在中國,皮影戲經過長期的流變,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諸如山西皮影、隴東皮影、陝西皮影、北京皮影、山東皮影、青海皮影、寧夏皮影等,各自呈現出獨有的風格特色。

中國皮影戲歷史悠久,不少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並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的亡靈。正如陝西皮影的流傳:“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

皮影戲至南宋時期,在杭州開始出現“繪革社”的影戲組織。至元代,軍隊更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徵,將皮影傳到中亞的國家;在13-15世紀,由西亞再傳到歐洲各國。明末清初,皮影藝術與道教結合,產生了“環縣道情皮影”。至清朝,皮影藝術發展再創高峰,當時很多大戶人家,都以請名師刻製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養影班為榮。但在清朝後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場聚眾起事,曾出現禁演皮影戲和拘捕皮影人之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民不聊生,皮影戲更一蹶不振。不過在抗日戰爭中,福建漳州曾以皮影戲來宣傳抗日的鬥爭。自中國解放後,殘存的皮影戲班和藝人,在當時政府的扶持下得以復蘇。但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皮影藝術因“破四舊”(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而再遭打擊。改革開放後,傳統文化逐漸受到重視。雖然皮影戲得以復蘇和發展,但現今仍受到電子影視和流行文化所衝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11月6日)

更多資訊:

燦爛的中國文明‧皮影戲
台灣高雄市皮影戲數位博物館

延伸閱讀:

阿富汗‧小矮人當侍者
澳洲‧太陽馬戲團升起
大馬‧潮州劇團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