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消失中的小英國


(印度)當年,在印度逐步邁向獨立之際,上百名英裔印度人(Anglo-Indian)因擔憂自己的未來不保,選擇了退隱至國內的茂密山林居住,以此為家園。

一名擁有蘇格蘭血統的印度人麥克拉斯基(Ernest McCluskie)於是在印度東部現今的恰爾肯德邦(Jharkhand)成立“麥可拉斯基剛齊”(McCluskieganj)社區,希望能激起英裔印度人對大英帝國消逝的焦慮感。

轉眼近80年過去,寥寥可數的殖民式別墅依然屹立但已年久失修,當地經濟亦全靠唯一的一所學校撐起。年老的居民說,陪伴他們長大的“chhotta England”(小英國)已經“永遠消失”。

在英國殖民政府的統治下,英裔印度人因優先獲得鐵道、武裝部隊或海關等的工作機會而飛黃騰達。他們口操流利英語,穿西裝打領帶,吃的是歐洲燴飯和布丁,信仰基督教……與殖民統治者的生活方式十分相似。直至1919年,殖民地統治者都會在政府部門替他們預留工作。

儘管他們享有部份優勢,當中還是存有一些歧視現象──在印度工作的英國官員,往往會瞧不起英裔印度同事。

由於英裔印度人不被殖民地官員經常光顧的俱樂部所承認和接納,他們唯有在自家開辦的俱樂部裡交際消遣。

一些知名的英裔印度人則會竭盡所能隱瞞他們的身份,就像1930年代的好萊塢明星梅爾.奧博朗(Merle Oberon)就聲稱自己是塔斯馬尼亞人。她相信自己擁有印度血統的消息若傳出去,會毀了她的事業。

性感明星艾娃加德納(Ava Gardner)主演的著名好萊塢電影《寶華尼車站》(Bhowani Junction),講述的是一名英裔印度軍官的故事,以及他如何處理印度和不列顛血統間的衝突關係。這電影中的情節,正是許多英裔印度人剛到麥可拉斯基剛齊時所面對的。

66歲的高登(Noel Gordon)和家人在印度獨立前一年,即1946年來到麥可拉斯基剛齊。

他告訴記者:“那時候的印度,每一個人都想要'gora ko hatao'(趕走白人)。當英裔印度人都在擔心受怕時,這個地方可說是相對的安全。他們都擔心在英屬印度時期所享受的一切,全會化為烏有。”

時至今日,麥可拉斯基剛齊仍能看到一些被遺棄的殖民式房屋。

沿著泥石路走,可見一棟棟缺了門窗的英式別墅,磚瓦散落一地,赤褐色的地板上有不少鳥糞。瓷製廁盆和石製壁爐雖安然無恙,但四周的圍牆卻是搖搖欲墜且結滿了蜘蛛網。

其中一間保存較完好的別墅的管家瑪托(Shibsharan Mahto)告訴法新社,原本的英印混血屋主幾十年前就已經搬離,並將房產轉賣給一戶住在蘭契(Ranchi )的印度家庭。

印度獨立後的幾年內,上萬名英印混血屋主紛紛脫售他們在加爾各答(Kolkata)、孟買(Mumbai)、欽奈(Chennai)和其他城市的房子,收拾細軟後飛往國外,相信美好未來遠在他方。

到了1960年代,又有上百名英裔印度人基於經濟因素離開麥可拉斯基剛齊,讓整個社區剩下的住戶寥寥無幾。

但根據高登所言,早期英裔印度人在此落戶時,整個社區可說是活力十足。

他說:“1940、50年代,麥可拉斯基剛齊比蘭契還要發達。這裡當時已經有唱片行、化妝品商店,也有烘焙屋、肉攤和修鞋匠。我們偶爾會去野餐和打獵,獵捕一些野豬和鹿。那時候,麥可拉斯基剛齊擁鎗的人很多,連地方官員都要從蘭契過來幫忙更新鎗械執照。”

麥可拉斯基剛齊現任英裔印度人協會主席蒙多卡(Judy Mendonca)說:“在那個時候,這一帶可是人流旺盛。我們會跳舞,舉行舞台劇表演、化妝舞會、玩賓果遊戲等等。”

然而,當地的經濟並不像社交生活那樣生氣勃勃。

當地甚少英裔印度人曾有務農經驗,但基於其他可發展機會不多,麥可拉斯基剛齊大部份人還是將積蓄投入農產培育方面。

但因他們掌握的農業知識實在不足,結果收成差強人意,報酬因此也不高。

漸漸地,區內住戶就與其他印度同胞一樣,移居到英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國家“另謀高就”。

蒙多卡說:“我們這裡曾有超過200戶家庭,但現在只剩下8到10戶人家而已。”

目前麥可拉斯基剛齊的經濟發展全仰賴當地開設了14年的學府──唐.鮑思高(Don Bosco)學院。

當地不少居民將住家改裝成了學生宿舍,出租給從鄰省遠道而來的上千名學生。

儘管如此,這個市鎮還是有許多開發不足的地方。當地的街道仍未完全鋪設好,亦沒有街燈,連電流供應也是時有時無的。

一些英裔印度人別無選擇,只好繼續留在這裡討生活,就像年屆61歲的吉蒂(Kitty Texeira),靠著每天在火車站賣水果謀生。

吉蒂的家庭在1950年代時陷入艱困期,她說:“現在的狀況比以前好多了。我們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還有潺潺溪流。這裡就像一個小英國。”

至於64歲的凱特琳(Kathleen Hourigan),雖慨歎同伴們都陸續離去,但她表示,自己還是無法想像要如何在他鄉生活。

她告訴記者:“我們之所以選擇留下,是因為我們是印度人。我們討厭被人喚作是'angrez'(英國人),這種感覺就像是被侮辱踐踏一樣。”

凱特琳在麥可拉斯基剛齊長大,目前與孩子和孫兒們住在一起。

她笑說:“每一次這裡停電時,我們都會埋怨;但是電流恢復供應後,我們又把怨言忘得一干二淨。我們從來沒想過要離開這裡。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A disappearing slice of England in an Indian forest



你知道嗎?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創造的文明。

1757年,印度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之間爆發了普拉西戰役(Battle of Plassey),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統治權,只餘少數地區由葡萄牙及法國統治。1857年,印度全境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殘暴的英國殖民者,但很快被鎮壓。不過印度也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統治轉為由英國直接統治,結束了蒙兀兒帝國。

1877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帝國皇帝,1911年印度的首都由加爾各答遷往德里。隨著印度現代化的逐步深入,部份印度上層知識份子終意識到由英國統治帶來的巨大恥辱,民族主義開始流行。一些印度知識份子於1885年成立了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國大黨),後由主張獨立的莫罕達斯.甘地(Mohandas Gandhi)獲得領導權,並開展了一系列謀求印度獨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然而,英國殖民者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製造分裂,使得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由於民族主義國家思想的興起和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廣泛開展,遂准許印度獨立。但此時印度的穆斯林已經開始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英國和甘地都無力改變印度社會分裂的現實,只得同意獨立後的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佈成立印度共和國。(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2年1月26日)

中英對照:

‧英裔印度人:Anglo-Indian
‧[地名]恰爾肯德邦:Jharkhand
‧[地名]蘭契:Ranchi
‧[地名]加爾各答:Kolkata
‧[地名]孟買:Mumbai
‧[地名]欽奈:Chennai
‧燴飯:kedgeree
‧赤土色:terracotta

更多關於印度的文章:

孤苦無依過晚年
假酒奪去百條命
人力車越野競賽
墓地難求重複用
科技強國缺網絡
去購物商場晨運
不生小孩有獎金
拒絕夏娃的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