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蔗渣解用電荒


(中國)在位於“中國糖都”廣西崇左的湘桂糖廠車間外,剛剛收穫的甘蔗堆積如小山,在機器的轟隆聲中,它們被撕碎、榨汁,剩下的蔗渣便成為發電燃料送入鍋爐。

甘蔗渣燃燒產生的高壓蒸汽,推動4台裝機總容量為1.5萬千瓦的汽輪發電機,所發電量能滿足糖廠生產過程的全部用電。

2011年,在電力缺口近400萬千瓦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受影響停產或部份停產的企業超過1000家,但像湘桂一樣利用蔗渣發電的制糖企業卻幾乎毫髮無損。

自去年3月以來,中國遭受了2004年以來最大規模用電困難。持續走高的煤價重壓著過度依賴煤電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估計,2011年冬季到2012年春季,全國供電缺口仍將維持在3000萬到4000萬千瓦之間。

在煤電傳統能源供給日漸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許多中國企業開始轉向新能源。而對糖廠來說,將甘蔗渣作為生物質原料,則是通向能源結構轉型的捷徑。

“蔗渣如果賣作紙漿原料的話,不過300塊一噸。而如果我們不用蔗渣,採用煤發電,光買煤一年就要花掉至少6000多萬元,更不要說燒煤還要買很多環保設施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湘桂糖廠生產部經理羅權芳說。

在佔中國食糖總產量60%以上的廣西,每年制糖所產生的蔗渣約為1400萬噸,自治區糖業發展局副局長張魯賓說,除用於紙漿造紙之外,約有1000萬噸用於鍋爐燃燒發電。

廣西糖業協會理事長農光說,廣西制糖企業開榨期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而這段時間正處於枯水期,水電發電量有限,“蔗渣發電剛好為枯水期供電緊張提供了有效補充”。

此外,蔗渣發電的節能減排效益也非常明顯。湘桂廠區中,高聳的兩個大煙囪向外冒著白煙,但空氣中卻沒有嗆人的異味。羅權芳說,白煙主要是水蒸氣,比燒煤污染小得多。

農光說,按3.68噸蔗渣的發熱量等於1噸標準煤發熱量計算,1000萬噸的蔗渣用於發電可折合標準煤近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85萬噸。如果未來廣西進一步發掘蔗渣發電潛力,勢必需要對現存的一些低效鍋爐進行改造,節能減排效果將更為明顯。

在“十二五”期間,廣西將在全部103家糖廠中推廣蔗渣生物質發電技術改造工程,對老舊低效鍋爐和發電機組進行升級。

通過技術改造,再用蔗葉、秸稈、木皮等其他生物質原料做補充,廣西糖業可新增“裝機容量”(發電機滿負荷運作時的發電功率)102萬千瓦。除滿足糖廠生產用電外,每年還可以向社會供電45億千瓦時,能有效緩解當前和未來5年用電緊張,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束華說。

而新能源產業也是中國現階段著力發展的重點行業。未來5年,中國將投資10萬億人民幣,用以發展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等在內的七大戰略性產業。

不過,與風電相似,蔗渣發電雖然前景可觀,但卻存在併網的難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糖業專家黃健泉說,由於糖廠是週期性生產,能向外供電時間僅為4個月,且發電電壓不穩,品質參差不齊,目前只有少數糖廠能夠發電上網,其餘大部份都是自用。

不過黃健泉也說,發電品質問題可以通過技術升級解決。但發電成本高於上網電價是制約蔗渣發電規模化發展的一個更關鍵也更棘手的問題。(新華社)



你知道嗎?

世界各國近年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投入迅速增加,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有關機構聯合編寫的《2011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趨勢報告》,2011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已達創紀錄的2110億美元,與前一年相比,增加32%。可以預計,這一趨勢仍將持續並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大大促進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的發展。

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開發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作用越來越凸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2010年,發展中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達到720億美元,歷史上首次超過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投資。比如埃及,2009年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僅為8億美元,2010年就大幅增至13億美元,增幅達63%。而像巴基斯坦和泰國等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也成倍增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還指出,2010年,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額高達490億美元,成為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主力。

儘管有了一定基礎,但未來能源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出於技術和成本的原因,可再生能源仍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的礦物能源。從如今的能源消費構成來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傳統能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是全球能源消費的主角。其次,儘管各國近年來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不斷加大,但金融危機的衝擊導致許多發達國家出現財政困難,這也會影響各國在這方面的投入和開發。(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