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廢墟建天空之城


(日本)寂靜的海邊,隨著扭曲的建築、損毀的漁船車輛逐步被清理,一年前地震海嘯給日本東北地區帶來的慘烈景象也漸漸消失。如何重建記憶中美好的家園?如何在海嘯不知何時再來的背景下,重拾與海洋的密切聯繫?日本建築師迫慶一郎用他的想像力為災區構建著未來。

大地震發生以來,重建災區家園一直是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2011年4月,時任首相菅直人提出了“高台移轉”的重建方案,即將海岸附近受災居民區整體搬遷至內陸海拔較高地區。這一方案在防禦海嘯襲擊方面可謂一勞永逸,但若執行這一方案,以水產養殖及漁業為主的傳統產業勢必遭受衝擊,現有平原地區的基礎設施也將荒廢。

迫慶一郎自2000年起在中國北京工作,也曾參加過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項目。“3.11”大地震發生時,身在北京的他就開始思考能為日本東北災區做點什麼。基於立足現有條件、節約成本、盡力維繫人與海共生的出發點,迫慶一郎提出了在廢墟上修建混凝土高台的方案,稱其為“天空之城”。

迫慶一郎日前在東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天空之城”的方案就是利用日本在修築人工地基方面已有的技術和經驗,在遭破壞地區修建起20米高的圓形混凝土高台,或稱之為人工島。高台之上修建民居,高台內部一部份空間用於填埋目前災區數以萬噸計的殘垣斷瓦,其餘空間則辟為立體停車場。居民通過高台內部的電梯往來於高台表面和地面,仍可使用現有的國道和鄉村公路。

他說,海嘯災害發生後,失去居所的人們只能棲身於體育館、學校等臨時避難場所,生活品質嚴重下降。人工高台使居民高居於海平面之上,海嘯來臨之時人們可以關起門來在家中避難,等待海水退去。此外,與現有的防波堤不同,在海嘯來臨時,人工島可以憑藉其圓形構造分散海水的巨大衝擊力,減小破壞程度。

遭受海嘯重擊的岩手和宮城兩縣是日本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生育率低、人口流失等問題。迫慶一郎說,“天空之城”方案能整合原本分散的居住形態,集中智能城市與節能城市的功能,在重建經費吃緊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能源消耗,節約建築成本。

儘管“天空之城”的設想看起來有些超前,但迫慶一郎對實現這一構想充滿信心。

目前,一些業內人士和災區部份地方政府已就實現“天空之城”構想展開行動,部份災區民眾也對此表示認可。如果計劃得以實施,那麼三年後,曾經被海嘯無情侵蝕過的土地上將誕生出一座前所未有的夢幻之城。

地震過後的艱難重生

61歲的森清每天要用一個小時開車從宮城縣仙台市到名取市臨時租用的田地,照看他新播種的小松菜。去年4月,被“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吞沒了全部家當的森清,從政府那裡廉價租得這塊土地,以便繼續耕作,維持生計。“我和太太現在臨時租住在仙台市區。海嘯過後整體感覺生活很灰暗,但仍能和朋友們一起勞動種地讓我感到快樂。小松菜賣的還不錯,”森清說。

森清此前居住的名取市北釜地區,是日本著名的小松菜生產基地。但與其他東北部沿海小城一樣,北釜在那場災難中被摧毀。雖然曾經像山一樣的廢墟已被清理,但無人認領的汽車垃圾依然停放在原地,像是一道未痊癒的傷疤。房屋和田地全部消失,被海水浸透過的土地已成為毫無用處的鹽鹼地,只剩下大片躺倒的、曾守護著海岸的黑松樹。

像森清一樣,北釜倖存的災民大多在仙台市或附近內陸地區開始了新生活。雖然在外漂泊、居無定所的日子很艱辛,但由於土地已成為鹽鹼地,熟悉的家鄉對他們來說已無法生存。

森清說,他的小松菜直接拿到當地市場去賣,一包250克的小松菜可以賣到100日元(約1.2美元)。從去年6月開始到12月他已經收入600萬日元(約7.4萬美元)。森清說,雖然家鄉的土地到能重新被利用要五六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回家,依然是他所堅持的長期目標。

“因為我是名取人,在這裡出生長大,所以我還是希望能夠回家,”森清說,目光中透露著一絲堅韌。在森清那已被海嘯夷為平地、滿目瘡痍的家鄉,幾點細微的綠色正在海風中搖曳。

“重建被沖毀的海岸林,需要20多年的時間,”負責日本東北部受災地區海岸林再生項目的公益組織OISCA副理事長渡邊忠說,“但也只有黑松林才能在這些鹽鹼地中生長,並且重建黑松林能為災區人民帶來就業機會。”

渡邊說,那些不足一米高的小樹苗,是已經生長了四五年的黑松。“它們自己在海嘯之後存活了下來。我想北釜人民也會一樣堅強地存活下來並重建他們的生活。”(新華社)



回望日本“3·11”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強震並引發海嘯和核泄漏事故等多重災難。據統計,災難共造成1萬5800多人死亡,3200多人失蹤。在日本大地震一週年到來之際,德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挪威等國專家學者就地震、海嘯、核泄漏這三重災難給日本及全球帶來的影響及經驗教訓,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如何評價重建進展?

英國劍橋大學核能研究中心專家托尼.魯爾斯頓:在核泄漏事故發生後,由於擔心核輻射,事故區域有約8萬人被疏散,這在當時是合理的預防。現在人們擔心的是相關地區是否會受到核污染的長期影響,日本政府還需要對大片區域採取去除污染的措施。

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具本寬:日本政府在應對大地震引發的核電安全事故和救災重建方面整體處理相對遲緩。對於核電設施的毀損情況、危險程度等情況,電力公司未能及時對外公佈,導致信息提供不暢。此外,在日本救災重建過程中,缺乏“特事特辦”的決斷,導致架設臨時救災設施、投放救濟用品等進展緩慢。

核電事業前景如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核能機構總幹事路易斯.埃查瓦里: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後,有一些歐洲國家決定放棄或不再重啟核電計劃,但全球發展核電的基本動力並沒有發生改變。福島核事故有可能在短期內造成核電項目延遲實施,但對核電工業中長期發展的實際影響比預期小。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日本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捷賓:福島核泄漏事故促使世界各國領導人重新考慮本國的能源規劃,思考加快開發清潔、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受福島核泄漏事故影響,民眾對核電站安全性能信任度降低,預計日本將加大力度優化自身的能源結構。

挪威核安全專家尼爾斯.伯默爾:福島核泄漏事故對核能發展的真正影響要在幾年後才能表現出來。在一些國家,民眾對核能安全性和核安全控制系統更加不信任,而提昇核電站安全性將導致建造成本上升,這可能成為未來核能產業巨大的挑戰。

從災難中學到什麼?

歐盟委員會負責國際合作與危機應對事務的新聞發言人戴維.夏洛克:日本的災難預防世界聞名,並具備系統化的地震預警系統,但即便如此,災難爆發後依舊損失慘重。因此,無論在哪個國家,一旦災難發生,都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協調與援助。

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具本寬:目前地球氣候異常變化加劇,數十年不遇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類社會需要對自然災害有更多防範,並在應對程序和操作上制定更為機動迅速的應對之策,提高核電設施等建築物的抗災能力。另外,有關國家應互相通報各自核電設施的基本情況,並在共同應對災害方面摸索和開展更廣泛的合作。

英國劍橋大學核能研究中心專家托尼.魯爾斯頓:這次福島核泄漏事故給人們帶來很多經驗教訓:在體制方面,核能安全管理機構必須扮演強有力的獨立角色;在核電站安全方面,應更多考慮如何應對外部危險;在危機管理方面,應改善發生事故時的應急反應方案。發生事故時,核能產業需要更好地與外界溝通,及時公佈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首席科技官約阿希姆.克內貝爾:人們從福島事故能夠學到的一課是:全球“棄核”只能通過所有國家和全人類的大力節能來實現。全球應大力推廣使用可再生能源,而這離不開智能儲存系統和智能網絡的發展。(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