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貧民窟成旅遊區


(印尼)“我決定去體驗真正的雅加達!”一名新加坡遊客說道。他小心翼翼地跨過一個個腐臭的水坑,老鼠在他腳邊亂竄;這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出現在明信片上的地方。

諾海查.阿布巴卡(Rohaizad Abu Bakar),現年28歲,是一名銀行員工。他遊走在印尼首都的​​​​貧民窟,看著數百個雜亂無章的棚屋,有的距離鐵路還不到一米。他稱,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不遠處,一名小女孩撿起一個廢棄的果汁瓶想找水喝;在另一個角落,一名穿著破爛短褲的男子臥躺在一個骯髒的舊床墊上,僅僅靠著一塊藍色塑料篷布遮風擋雨。

雅加達目前正掀起一股“貧困之遊”熱潮。組織者聲稱,這樣的活動提高了人們的醒覺性並給這座城市的貧困人士帶來援助。遊客如阿布巴卡選擇略過印尼其他如畫般的風景,而參加“雅加達隱遊”之旅,探視印尼窮人困苦的生活狀況。59歲的紀錄片製作人羅尼珀鑾(Ronny Poluan)是這個非政府組織的創辦人,他說:“遊客會在貧民窟裡留宿,我們在展現什麼才是真正的雅加達。”

近幾年,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效應的影響下,從巴西的貧民窟到孟買的達拉維(Dharavi)貧民窟,“貧困之遊”正在全球蓬勃發展。珀鑾說:“我們每月大約接待十個旅遊團,每次是兩到四名遊客。越來越多的人來了,有些甚至是專門為了我的團而來的。”他補充道:“我曾有遠至華盛頓的遊客。他們不只是背包客,也有商人和銀行家。”

這個時候,一名媽媽一邊叫喊著“Kereta!Kereta!”(車子!車子!),一邊沖前去抱起在火車軌道上玩耍的小孩。隨即,火車轟隆隆地駛過貧民窟,揚起了層層灰塵和垃圾。日前,火車才奪走了一名為追趕貓兒而跑上鐵軌的女孩性命。

貧民窟的居民就如印尼大半人口一樣,每天的生活費少過兩美元。而每名遊客要到貧民窟參觀,必須先支付50萬盧比(約54美元),其中一半的錢會付給旅遊公司,其餘的將用以資助醫生前來看診、支援小額信貸項目和社區項目如建造校舍。珀鑾聲稱他從來都不會給現金,“我都是直接付給醫生”。但這無法說服一些批評人士。

城市貧民聯盟(Urban Poor Consortium)的社運份子瓦爾達.哈菲芝(Wardah Hafidz)告訴記者:“我反對將貧民窟變成旅遊景點,這與羞恥無關,人們不應該像動物園裡的猴子般被展出。居民們從這些旅遊團所獲得的,不管是金錢或其他形式的回報,只會傷害他們的尊嚴,把他們變得就像乞丐。”

瓦爾達.哈菲芝稱:“他們不僅會變得依賴輔助,還會一直期待著。這並不能幫助他們去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自立的,或是可以擺脫貧窮的。”儘管如此,部分居民說他們歡迎外國人到訪見證他們的生活方式。佐科(Djoko),一名五十多歲的父親說:“我喜歡那些想瞭解我們的外國人。他們想瞭解我們是很好的。”

而參與的旅客亦否認他們的行為等偷窺隱私,並堅持所見證的景象將激發他們行動的決心。卡洛林.波格(Caroline Bourget)說:“如果我沒有親眼看到,我也許不會做些什麼。”卡洛林.波格在雅加達的法國學校執教,她目前正策劃在貧民窟設立流動學校,為弱勢孩童提供更好的生活機會。她說:“我們現在就在現實的中心。”(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Slum tourism/' treads between aid and exploitation



你知道嗎?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又譯《100萬零一夜》《貧民百萬富翁》)是英國導演丹尼.波爾(DannyBoyle)所執導的電影,於2008年上映,是根據印度作家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編。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拍攝地點和故事背景均設於印度,講述一名來自貧民窟的青年,到孟買參與遊戲問答節目《百萬富翁》,當中過程非常順利,在答至最後一道題目時,卻被節目主持人懷疑其作弊。之後在警方的拷問下,他道出一段段與題目相關的往事、在貧民窟長大的辛酸歷程。最後他答對了,成為了2000萬盧比的富翁。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被視為2008年最成功的電影之一,先後獲得4項金球獎大獎、7項英國影藝學院大獎以及8項奧斯卡金像獎大獎。(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2年4月26日)

中英對照:

‧slum:貧民窟
‧ghetto:貧民區
‧favela:(巴西的)棚屋/貧民窟
‧shack:窩棚/簡陋小屋
‧destitute:赤貧者
‧dweller:居民
‧squalid:邋遢/骯髒的
‧dignity:尊嚴
‧voyeurism:窺探私隱

延伸閱讀:

菲國‧今生不離貧民窟
孟加拉‧只求一瓢清水
菲律賓‧我家在垃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