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寄養家庭的故事


(香港)下午三點,培培像只小鳥一樣從學校飛了出來。李太太早已在校門外等候,兩人快快樂樂往家走。

從背影看上去,他們無疑是一對母子。

但實際上,培培並非李太親生。

7歲的培培,因為家庭問題,生母沒有能力照顧,自小在醫院的兒童之家長大。李太與丈夫則育有一子,數年前她辭去工作,專心做家庭主婦照顧兒子。有一天,當時還在讀小學的兒子放學回家告訴她,自己的好朋友原來是在寄養家庭中成長,由那一刻開始,一家人便考慮申請成為寄養家庭。

香港的寄養服務始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香港生育率較高,人人為生活奔忙,部份小朋友因父母離異、患病等原因而缺乏家人照顧。一些非政府機構見此,就對這些兒童提供配對式的寄養家庭式的住宅照顧服務,相比起讓小朋友入住兒童院或孤兒院,寄養家庭能為兒童提供一個健全的家庭生活環境,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當時兩歲的培培在社工的轉介下,被安排入住寄養家庭——李太太家,一晃就是5年光陰。

“那位小朋友比我更需要關懷”

慢慢地相處下來,李太發現外貌與其他小朋友無異的培培,在與人相處、溝通和學習上出現困難,因此與家庭社工商量後決定帶培培看醫生。

結果發現,培培的左耳屬先天性失聰,右耳也因病發炎也失去部份聽覺,並且他的認知能力被判為“有限智能”。那一年,培培才3歲。

這特殊的情況,註定了李太要在培培身上傾注更多心血。她凡事親力親為,跟隨培培到入讀的特殊學校,與言語治療師一起上課,回家後再給他補課,細心教導認知能力、學習和專注力較弱的培培。不但讓培培學會發音說話、讀書認字,更培養他的自理能力。

此外,社工也在培培的成長中幫助良多。社工會跟進個案,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瞭解培培的學習、訓練情況,並與校方交流,生活上則提供協助,減輕寄養家庭的工作量。同時,社工也會跟進培培生母的情況,每半年做一次個案評估。

發自內心、不求回報的關愛,點點滴滴滲入5年時光。如今,培培和李太一家相處非常融洽,雙方都視彼此為一家人。

當時一心辭職照顧兒子的李太,結果辭職後大部份的時間和精神都給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寄養兒童。哥哥李嘉豪曾經感到被冷落而吃醋。

“我會覺得他瓜分了我家人對我的關懷和溫暖,其實一開始是有矛盾,”李嘉豪說,“但後來自己慢慢長大後,我明白其實家人並非少了關懷自己,是一樣有,只不過那位小朋友比我更需要關懷。”

在處理親生兒子和寄養兒童的關繫上,李太覺得“公平”最重要:“大的孩子要有謙讓小的規矩,因為他懂的比較多,之前他享用到的資源也豐富一點。最重要是公平,我給予他們的機會,所用的物資都是一樣,這樣就不用去爭。”

全港接受寄養服務的兒童近900名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轄下的中央寄養服務課成立於1982年,負責統籌寄養服務在香港的發展,並且協調各寄養服務機構提供的寄養服務。目前,香港共有11間非政府機構提供寄養服務,負責監察寄養家庭的服務表現和跟進兒童的寄養生活情況。

中央寄養服務課主任潘倫經介紹說,因為寄養服務機構是提供服務者,這套協調機制後有一個完整的系統,有專責的同事和專責的流程安排受助家庭、登記申請寄養服務。

當申請家庭所有的家庭成員達成共識,願意與寄養兒童一起生活的時候,社工會通過家訪,對申請家庭的照顧兒童能力、經濟能力、居住情況等條件進行全面評估,一般來說,整個評估需時大約3個月。

而當孩子入住寄養家庭後,社工會進行定期的家訪,瞭解孩子是否適應新的居住環境,併為有需要的的兒童提供適切的協助和輔導。

據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轄下的中央寄養服務課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全港共有906個已註冊的寄養家庭,接受寄養服務的兒童共有896人。而寄養服務的對象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給他的童年添一些色彩”

培培的書桌前挂滿了跑步、跳遠、接力賽的獎牌。時間、耐性和愛心的付出,不但發掘出培培更多方面的優秀才能,更重要的是,讓培培健康快樂地成長,使他沒有因為起跑線落後於其他小朋友而自卑。

培培的家庭問題已經得到改善,生母也有能力照顧他,因此培培將於今年內搬離寄養家庭,展開新生活。離別在即,李太一家充滿不捨。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肯定是捨不得的,”李嘉豪說,“雖然他不能繼續住在我家,我相信我們永遠是朋友,我們的情永在。”

“始終那個才是他真正的家,我希望他可以生活得更幸福快樂。起碼日後他長大了回憶自己的童年,不會是一片空白或是冰冷灰色的,我希望我能給他的童年添一些色彩。他的學校在附近,我想我將來也會偷偷去看看他。”說到這裡,李太的眼睛裡有晶瑩的東西閃過。(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