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改變迎通脹


(阿根廷)阿根廷經濟目前經歷的高通脹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消費偏好,越來越多習慣從家門口便利超市購物的居民,如今開始跳過中間商,選擇距離更遠但價格更便宜的批發市場或集市採購家用。

費爾南多‧桑切斯家住首都貝爾格拉諾區,一個月前他嘗試到批發市場採購日常用品,發現這是個對抗通脹的好辦法。桑切斯算了一下,過去一個月他和女兒兩人日常生活開銷為此減少了25%。在他的帶動下,周圍好多鄰居也紛紛效倣。

辦法是被逼出來的。很少上網的桑切斯通過價格對比網站找到一家批發商,然後列了一個購物清單,包括24瓶礦泉水,6瓶色拉油、12盒蘇打餅乾,30罐蔬菜罐頭,總價為1500比索(約250美元),加上出租車費也比常去的超市便宜了近400比索。

為遏制通脹,阿根廷政府從今年年初開始對超市主要日用消費品實行價格管制,儘管如此也沒能控制物價飛漲。官方公佈8月份通脹率為0.8%,但民間諮詢機構根據超市物價指數得出的通脹率卻高達2.11%,而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則升至25.2%。

在此背景下,消費者一方面壓縮生活開支,另一方面開始尋求對抗漲價的方法。據阿根廷《號角報》報導,最近一個月,城市邊緣的批發市場和流動集市人流如織,低廉的房租和省去中間商的利潤,使得這裡的物價比普通超市便宜近20%。

阿根廷是個喜歡安逸的民族,為了下樓購物的便利,他們願意向社區超市支付更高的價格,但高通脹正迫使人們做出改變。“每到週末,很多人全家出動,開著車來我們這裡大量採購,主要是大包裝個人日用品,清潔用品和飲料”,蒂亞爾克倉儲連鎖銷售經理加布里埃爾介紹說。

阿根廷CCR諮詢公司民調數據顯示,2012年有16%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個月曾經在批發市場進行採購,今年這一比例上升至22%,並且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開始加入到批發購物的團體中來,同樣的狀況在2002年經濟危機時期也出現過。

物價飛漲導致瓜果蔬菜的分銷模式也在悄然改變。因為運輸燃油、工資等成本上漲,過去四個月超市銷售的番茄價格上漲了71%,大蒜上漲了53%,生菜漲了33.4%,扁豆漲了20%,這卻讓從前不入流的以批發價作參照的“流動農貿集市”有了壯大的空間。

這種“流動農貿集市”通常由10到100個攤位組成,分佈在首都各區約65個點,工作日期間小攤販都會從中央批發市場進貨,然後運到流動集市銷售。據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統計,現在每月有約10萬個家庭從這種集市採購瓜果蔬菜,比兩年前至少增長了50%。

高通脹一直是阿根廷經濟的慢性病,呈週期性出現。有經濟學家指出,布宜諾斯艾利斯小型商店、超市和報攤等數量眾多,這種商業形態雖然方便生活並且創造更多就業,但流通環節極為分散,加大了交通、分銷和人力成本,或許高通脹有助於促進成本和規模競爭,推動消費群向大型倉儲型超市集中,帶來市場商業形態的根本調整。(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