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餐廳安撫心靈


(菲律賓)在​​這家菲律賓唯一的天主教主題餐廳“米特爾”(Ristorante delle Mitre),顧客從穿著隨便的工人到西裝筆挺的銀行家都有。

主廚帕拉斯(Evangeline Paras)修女說,這裡不單是要挑起食客的食慾,還要充實他們的靈魂。

帕拉斯負責監督餐廳的日常運作,菜單上的食物都是經過設計來向主教致意,不過價格卻是大眾化的。餐廳去年開始營業,希望能夠拉近教會與民眾之間的距離。

帕拉斯的五名助手在明亮的廚房內,忙碌地為客人準備食物。她告訴記者:“我們想要將教會積極的一面呈現出來,我認為它應該是教會的一個職務。”

“我們也希望藉此機會,讓大家認識神父和主教們的生活,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還有他們都吃些什麼。”

服務生穿梭於餐桌之間,向客人介紹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在餐廳的平等工作機會計劃下,有聽覺或說話障礙的員工也受僱在餐廳工作,通過手勢與食客溝通。

掛在牆上的棕褐色相片是教會歷代主教與樞機主教,另外還有一些菲律賓天主教慶典活動的紀念品。鋼琴家演奏的是《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一首由18世紀英國牧師約翰牛頓(John Newton)所寫的讚美詩。

柔順的音樂聲縈繞在這家有著濃厚宗教氣息的餐廳內,但時而給餐具的敲擊聲與廚房低沉的指令聲打破。

餐廳的名字源自於主教的帽子,那是他們權力的象徵。

三名已故菲律賓主教被賜福時的主教冠冕,被鑲進玻璃盒內擺在餐廳一角;書架上滿滿的是宗教著作,讓食客得以一覽天主教在菲律賓的歷史。

一個真人大小的人體模型,穿著祭袍在餐廳一隅凝視著用餐的人們,另外還有一個聖母瑪利亞和嬰兒耶穌的祭壇。

住在澳洲、現年28歲的銀行家卡斯托(Marissa Castro)自她上次放假回來後,已是第三次光顧這家餐廳。

她說:“在一個受到神祝福的地方用餐是個很不錯的構思。真是獨一無二的餐廳。”

與教會合作開設這家餐廳的女商人愛維拉(Elvira Go)表示,這是她多年前與一班天主教朋友到梵蒂岡朝聖時所得到的靈感。

他們前往一家神職人員經常光顧的咖啡廳,從而有了在馬尼拉開設類似餐廳的設想。

作為前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全國9400萬人口當中有80%信奉天主教。因此要在亞洲設立天主教主題餐廳,菲律賓是最理想不過的地點了。

愛維拉原本的構思,只是在馬尼拉舊城內的天主教主教堂,開設一家小小的餐廳。但這項計劃很快就獲得了主教議會的120名成員認同,部份還邀請朋友為這項計劃奉獻他們的時間與服務。

愛維拉之前未曾有過經營餐廳的經驗,她說,最大的挑戰在於菜單。主教們聲明菜單上的食物價格,必須在不影響品質的情況下,讓普通勞工都能負擔得起。

她透露:“但在主教們正享用晚餐的一個夜晚,聖靈突然給了我靈感。”

“當我走到每張餐桌問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時,我感到很驚訝。原來他們的要求就是那麼的簡單!”從意大利通心粉到東、西方和菲律賓的道地美食,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羅望子燉鮭魚、油炸香脆黃金豬腳和其他菲律賓美食,價格介於100至500比索(約2至11美元)。

此外,餐廳也提供35比索的經濟套餐,包含一兩道菜,附上白飯和當日特選飲料。當然,餐廳也備有價錢較高昂的套餐,包括湯、沙律、牛扒、意大利麵和龍蝦等海鮮。雪糕、麵包、比薩和糕點都是從後方的麵包房新鮮出爐的。

帕拉斯曾任菲國精神領袖維達爾樞機主教(Archbishop Ricardo Cardinal Vidal)的專屬廚師,由她負責監督所有食物的製作。

這位微胖的修女來自馬林杜克省(Marinduque)一個窮困的家庭,她在當地一家學院考獲家政學位。

帕拉斯現年37歲,1991年成為修女的10年後被派往管理一家靈修所,她那了不起的廚藝就是在當時被樞機主教所發掘的。

帕拉斯說:“為神的子民煮食一直以來都是我的使命。”

“你只需要用你的愛心去做,全心全意準備每一道菜,就好比是在為你心愛的人做菜一樣。”(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Philippine restaurant seeks to feed the soul



你知道嗎?

《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是其中一首最著名的基督教聖詩,由約翰.牛頓(John Newton)所填詞。約翰.牛頓(1725年—1807年)原是一艘奴隸船的船長,1748年5月10日歸家途中遇到了暴風雨,經歷了一場“偉大的判決”。他在其航海日誌中寫道:他的船處在即將沉沒的重大危險中,他喊道“主憐憫我們”,他的內心逐漸走向光明。然而他在這次劫難之後,仍賣掉了這船的奴隸。

後來在非洲一個港口等待奴隸裝船的時候,牛頓寫下了歌曲《耶穌之名如此美妙》。此後,他和奴隸貿易切斷關係,當上一名牧師,並且加入了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領導的反奴隸運動。

最初《奇異恩典》選用過20多種旋律,1835年借用了《新不列顛》的曲調,廣泛流傳直今。


梵蒂岡城國(Vatican City State)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是一個“國中國”。

梵蒂岡是一個宗教領袖制國家,梵蒂岡的元首——即教皇,由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在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內舉行的教宗選舉上選舉產生。由於教皇的任職是終身制,新任教皇的選舉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後才舉行。

梵蒂岡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活必需品,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都由意大利供給。然而在許多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和投資,還有大量的黃金和外匯儲備。

梵蒂岡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城內的建築如聖彼得大殿(St.Peter's Basilica)、西斯廷教堂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築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Botticelli)、貝爾尼尼(Bernini)、拉斐爾(Raphael)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人的作品。梵蒂岡也擁有一個館藏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博物館,專門收藏具有歷史、科學與文化價值的藝術品。(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7月10日)

中英對照:

‧主教:bishop
‧樞機主教:cardinal
‧紀念品/收藏品:memorabilia
‧讚美詩/聖歌:hymn
‧神職人員:clergyman
‧主教冠:mitre
‧教長:prelate
‧宣福禮:beatification
‧巨著:tome
‧人體模型:mannequin
‧祭袍:vestment
‧朝聖之旅:pilgrimage
‧靈修所/靜修院:retreat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