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德國日子中國茶


(德國)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統計數字,在德華僑華人約15萬。在這些華僑華人中,一些人是在上世紀90年代移民潮中到德國謀生的,一些人是在德留學後留下居住的,一些人則是近年通過投資移民到德國的。

餐飲服務、中德貿易、法律諮詢、文化傳播……華僑華人活躍在德國各行各業,為自己贏得安定生活的同時,也給德國人留下“勤勞、友善、好相處”的印象。

看上去,國外的生活是光鮮的,但只有華僑華人才最瞭解,安定生活要靠打拼,而打拼,就像品茶一樣,“總是要先吃苦的……。”

22年前,16歲的虞洪平隨表叔來到德國時,對未來並沒有什麼預期,一切都是父親在安排。

“我那時甚至不知道德國在哪裡,”虞洪平在柏林北郊的家中回憶道。他是浙江桐廬人,家中長子,1990年為減輕家裡負擔,投奔在柏林開了多年餐館的表叔到德國謀生,先在中餐館打工,後來又到德國學校上學,接下來就是到魚市倒賣螃蟹。

他還記得,剛到德國後不久的新年前夜,下著大雨,他在回家路上迷了路,卻一句德語都不會說,心急如焚,最後找警察幫忙才回到家。也還記得,一次去車站接人時,被排外的德國人挑釁,大打出手……“有時候特別想家,但打拼總是要吃苦的,”虞洪平說。

現在他已成為一名專職廚師,入了德國籍。如今,他會在下班的路上用德語和街角商店的土耳其夥計打個招呼,也會請德國鄰居到家裡喝茶聊天,還會和妻子一起在自家花園用烤香腸和啤酒招待朋友。前不久,他剛和幾家德國鄰居一起慶祝了居住的老樓100歲生日。

“我的日子已在這裡安定下來,”虞洪平說,在德國這麼多年,習慣了國外的生活方式,融入了當地社會,希望能像同樣生活在這裡的德國人一樣獲得改變生活環境的權利,因此選擇了入籍,“只有這樣才能在德國有選舉權”。

在他面前,幾盞綠茶冒著熱氣。不大的客廳裡,幾幅中國書法裝點著墻面,一旁幾案上擺著紫砂茶壺,靠窗邊的書柜裡也滿是關於茶的書。

茶是他的最愛,但在德國的日子並不總是喝茶聊天這麼安逸。“過日子都是現實的,在哪兒都一樣。”虞洪平說,在德國一樣要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打拼,而且作為外國人,吃的苦還要更多一點。另外,德國不少規矩和中國不同,有時也“不怎麼靠譜”。

他舉例說,德國人辦事情講究預約,請人修個下水管有時要等上好幾個禮拜。如果在中國,也就是最多兩三天就能解決的事。

“去我家花園的路有一段壞了好長時間,坑坑洼洼,下雨積水,也沒人修。立個牌子,寫上‘道路不平,請注意’就撇清責任了,出了事也跟他們沒關係。”虞洪平抱怨道:“不過,這就是他們做事的方式,既然入鄉只能隨俗。”

由於是“老德國”,虞洪平有時會接到在中國國內朋友的電話,諮詢到德國工作或投資的情況。“一些人會問我移民過來好不好。我都會告訴他們,任何事情都要兩面看,外國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考慮時要注意平衡”。

“現在地球成了‘地球村’,移民多很正常,大家想讓自己生活得更好,這無可厚非,”虞洪平說,“但想問題不能走極端,到國外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更好。”

他說,他的不少朋友入了外國籍,在外國做生意,但一些人已把部份生意往中國國內轉。“我弟弟在烏魯木齊開餐館,我看好那裡的前景,也給他投資了10萬人民幣。”

對今後的生活,虞洪平的想法是開一家中國茶樓,“賣茶,更賣文化”。“德國人好學、開放,能接受不同觀念,”他說,“不少德國人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我可以給他們講中國茶背後的故事。”

對茶樓的前景,虞洪平非常樂觀。“只有你強大了,別人才有興趣瞭解你,現在中國發展越來越好,我相信我的中國茶樓在德國會有市場。”(新華社)



你知道嗎?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由唐朝開始一直到現今社會,熱愛品茗的人,會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品茗須具茶饮具,而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和修炼身心,这與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中国历代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