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城府古蹟‧穿梭故泰國看興衰


  • 挽巴茵宮內的寢宮有如希臘神殿,充滿西洋新古典主義風格。(圖:香港明報)

  • 拉瑪五世建造的觀景台周圍綠草如茵,最宜像胡慧沖(圖)那樣坐下來細想。(圖:香港明報)

  • 佛廟前的池塘裏,養了不少魚兒和烏類。(圖:香港明報)

  • 大城王朝遺蹟中的古廟Wat Phra Mahathat外有一個被菩提樹根包圍的佛像頭,是大城最標誌性的影像之一。(圖:香港明報)

  • 挽巴茵宮花園裏的洋風涼亭,如今成為小食亭。(圖:香港明報)

  • 挽巴茵宮內有座華商合資建造的中式建築天明殿,地上鋪了圖案精緻的瓷磚。(圖:香港明報)

  • 挽巴茵宮天明殿外也有泰國建築常見的小佛壇,還做成迷你天明殿的模樣。(圖:香港明報)

  • 黃昏時分到大城歷史公園,倍添滄桑美感。(圖:香港明報)

  • 緬甸軍18世紀入侵泰國時把大城所有佛寺的佛像頭部劈去,故遺址只剩一尊尊佛身。(圖:香港明報)

  • (圖:香港明報)

  • (圖:香港明報)

(泰國)到泰國旅行,想找世遺級古蹟遊覽,其實一點都不困難。曼谷以北85公里、只有個半小時車程的大城府(Ayutthaya),不止有獲列入世遺的泰國第二王朝大城王朝遺蹟,還有現任王朝卻克里王朝西洋風格的夏宮,無怪乎泰國通胡慧沖都讚大城府是最“就腳”的古蹟了。

大城遺址融合多國建築特色

來大城府,沒有可能不遊大城王朝遺址。大城王朝是繼素可泰(Sukhothai)之後泰國第二個王朝,創朝於1350年,建都於大城,統治泰國400多年。位於三河交匯處的大城,因為地處上游位置,避過了來自阿拉伯與歐洲的侵略,加上鄰國吳哥王朝中衰,大城王朝便乘勢發展,一度成為重要的外交和商貿中心,與法國、印度、中國和日本等都有建交。可是大城王朝最終在1767年因緬甸軍大舉入侵而滅亡,首都被大肆搗,自此成為棄城。

參觀大城遺址,可以想像它全盛時期的樣子:井井有條的道路、運河和護城河,曾屬於世上最先進的水道系統;散落在整個歷史公園約298公頃(相當於16個維園)土地上的廟宇,不少只剩斷垣殘柱,或被緬甸軍劈去頭部的佛像,但在少數保留下來的佛塔,仍能看出大城王朝融合素可泰、印度、波斯等地的建築藝術特色。有時間的話,最好租輛單車,漫遊這個露天博物館。

西洋風夏宮現代化改革象徵

除了大城歷史公園,現在統治泰國的卻克里王朝,在大城府亦有行宮。挽巴茵宮(Bang Pa-in Palace)位於湄南河上的一個小島上,17世紀大城王朝時期,便在這裡建造寺廟和夏宮;到19世紀中拉瑪四世開始在這兒以新哥德(Neo-Gothic)風格修建寺院,他的兒子拉瑪五世繼而大規模建造西洋風格的行宮。

為什麼是西洋風?拉瑪四世,也即是電影《國王與我》的主人翁和拉瑪五世,統治泰國之時正是西方列強瓜分亞洲之際,兩人都意識到必須革新,於是銳意進行現代化,讓王室接受西方教育,引進西洋科技,並進行廢除奴隸制度等社會改革;最後泰國成為東南亞唯一沒有被西方殖民的國家。挽巴茵宮裡每一尊歐式雕像、每一盞水晶吊燈,其實都象徵改革的決心。(香港明報‧文、圖:郭瑋瑋)



你知道嗎?

三寶公廟看“黃袍加身”

大城府除了以上兩個王室歷史遺址和宮殿,還有香火鼎盛的廟宇Wat Phanan Choeng──這座廟宇始建於1324年,比大城王朝元年還早26年。相傳鄭和下西洋時,曾經到訪此廟,所以當地華人都稱它為三寶公廟。

泰國的三寶公廟相當於我們的天后廟,有很多座,而且同樣保佑航海安全。至於此三寶公廟有何特別?除了19米高的金佛,就是胡慧沖稱為“黃袍加身”的祭拜儀式。廟祝待廟內“儲”夠善信,就會把一條長幾十米的黃紗掛在佛像身上,繼而拋下給善信披在頭上,讓善信禱告一會兒後廟祝就會把黃紗收回,整個過程大概只有約5分鐘,絕對是“千奇百趣”!為表誠意,善信可以“買”黃紗,費用140泰銖起。(香港明報)

更多資訊:‧泰國國家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