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2004年,一部小成本製作電影震撼法國影壇,這部閃爍著人性光輝的作品就是《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講述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馬修·克萊門特到一家專為問題學生開辦的寄宿學校擔任助理教師,他用優美的旋律打破教育體制的陳規陋習,打開學生們塵封已久的心靈。當記者日前走進這家位於巴黎南郊奧利機場附近的兒童接待中心時,法國“放牛班”不再是大屏幕上的故事,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

一塵不染的庭院,精心修剪的草坪與樹木。院內兩座小樓相對而立,一座三層的主體建築是住宅,另一座二層的配樓位於大門口,是教職工辦公室。這個院落看起來與周圍人家一般無二,門外沒有醒目的牌匾,路人不會過多駐足,然而,這裡卻是很多沒有依靠兒童曾經和現在的家。

傍晚時分,在住宅樓一層,3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擠坐在教師值班室裡,在值班老師克裡斯蒂娜的指導下,一筆一畫地寫作業;一群男孩子在餐廳兼活動室裡一邊看電視,一邊熱絡地聊天;唯一一台電腦前,呂克正忙著查找學習資料。見到遠道而來的記者,孩子們紛紛問好致意,自我介紹,沒有見到陌生人的膽怯,顯得熱情而有禮貌。

中心負責人在配樓接待了我們。走進狹窄的過道,只見兩邊墻壁上挂滿孩子們的照片,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釋放出自信與幸福,記述他們在這裡度過的歲月。伊薩貝拉在中心工作了25個年頭,已經數不清自己親手照料、培養過多少名兒童。她說,每個孩子來到這裡都有獨特的原因,包括失去雙親,家庭赤貧無力照管,父母因虐待、暴力、遺棄、吸毒和酗酒等犯罪行為對兒童身心健康構成威脅,被司法機關暫時或永久剝奪撫養權,等等。

法國孤兒數量不多,據法國官方數據顯示,2010年,全法只有2347名兒童被認定為孤兒,相當於每10萬未成年人中有16名,其中男孩佔53.4%,四分之一不滿1歲,三分之一得到家庭收養。

在法國,兒童保護工作針對更多的是對於處於危險境地的兒童。親屬、鄰居、教師以及活躍在社區的社工都有權向省政府下轄的兒童社會救助機構舉報可能威脅兒童健康的事件。截至2009年12月31日,法國全境共有27.1萬名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被國家採取過至少一項社會保護措施,佔這個年齡段全部人口的18.9%。

伊薩貝拉說,接待中心屬於私立非營利性機構,由省政府批准成立,由省議會全額撥款。兒童接待中心的宗旨是,為兒童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推動他們自我心理建設,保持被寄養者與家庭或原居住地的聯繫,培養他們成為獨立的、具有責任感的未成年人。中心可以陪伴他們至21歲。

中心額定接待能力是12名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男女比例1比1。為了照顧這些孩子,中心共有8名正式教師、1名見習教師和1名心理醫生。此外,在日常生活管理團隊中包括正副主任、教務長、會計、秘書、廚師、勤雜工、洗衣工和修理工。

為了保證居住人員的安全與環境衛生,接待中心執行法國公共接待機構國家標準。為防止火災,每層樓配有煙霧報警器,教師和學生人人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為避免食物中毒,廚師把投入鍋中的每一種主輔材留出樣品,保留5天,以備檢查化驗用。為保證兒童安全,每晚至少有兩名教師在住宿樓一層值夜班。

伊薩貝拉說,由於資金來自國家,每一歐元的花銷都必須清清楚楚,有賬可查。每年由國家監管機構進行獨立核查,將報告提交撥款單位。此外,接待中心須為每一名兒童建立成長檔案,對孩子的情況進行評估,將評估報告定期提交省政府的社會救助機構或主管兒童事務的法官。

採訪結束,在院子裡,記者碰到了剛來還不到2天的黑人女孩西西。她一個人默默地在院子裡散步,屋內的歡聲笑語暫時與她無關。伊薩貝拉說,由於這裡的孩子大多來自問題家庭,經受過創傷,教師和心理醫生會針對孩子的情況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儘快擺脫過去的陰影。伊薩貝拉深有感觸地說,許多孩子成年後身心健康地離開這裡,但是當他們遭受挫折的時候,還願意回到這兒和老師傾訴,他們感謝這裡多元化的成長環境,感謝這裡為自己的生命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聽到這裡,《放牛班的春天》一片中主人公馬修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在耳邊響起:“永遠不要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