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淨水還原大自然


(瑞典)這裡湖海相通,水道密布,被稱作“北歐威尼斯”;這裡水天一色,明凈清澈,被譽為全球治水的楷模——這就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很難想像,半個世紀以前,這座城市還散發著污水的異味,這片水域還是捕魚的禁區,居民的健康還因水而受到威脅……斯德哥爾摩也曾是一個飽受水污染困擾的“災區”。

在2013年“世界水日”到來之際,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高級顧問揚·倫德奎斯特帶記者走入這段歷史,講述了這座環保名城數十年的水資源凈化之路。

斯德哥爾摩地處瑞典東海岸,西部被梅拉倫湖包圍,東側面向波羅的海,由14個島嶼組成,歷史上,這裡曾是歐洲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斯德哥爾摩周邊水域的水質非常糟糕,”倫德奎斯特回憶說,“游泳和釣魚在這裡都是被禁止的,水污染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多問題。”

倫德奎斯特告訴記者,那時的污染物來自方方面面。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居民生活產生的污水以及富含化學物質的農業用水都排入斯德哥爾摩的水源地——梅拉倫湖。

直至上世紀60年代,當地民眾與政府逐漸意識到水污染的嚴重性,關於改善水源等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拉開了斯德哥爾摩水治理的大幕。

倫德奎斯特強調,水治理首先需要人們正確理解水循環這一理念。“人們應當把水看作從自然中獲得的一筆貸款,我們有各種各樣使用水的方法,但最終必須以不破壞生態系統的方式把水還給自然。”

據倫德奎斯特介紹,斯德哥爾摩水務公司自上世紀30年代開始利用一些機械方法實施水凈化,但發展速度十分緩慢。直至1969年,瑞典第一部《環境保護法》出台,推動斯德哥爾摩水治理進入快車道。

自那時起,斯德哥爾摩水務公司借助一系列政策支持與內部改革,升級水處理硬件設備,建立更多的水廠與污水處理廠,引入機械、化學、生物三重水處理模式。同時,政府環保機構通過與工業企業的不斷談判,借助相繼出台的法律法規施壓,要求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把污水處理融入生產流程。

倫德奎斯特坦言,生產技術改造對企業而言意味著成本增加,大部份企業最初對污水處理持消極態度。但他指出,如今許多工業界人士表示,正是上世紀70年代這次被動的技術升級,迫使企業投入污水處理等環保技術的研發,令瑞典企業在當今綠色生產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倫德奎斯特說,在斯德哥爾摩水治理的成功案例中,由環境立法帶來的技術革新可以被視作第一階段。

“大約從1976年,也就是開始治理水污染的七八年後,我們可以看到斯德哥爾摩的水質有了明顯改善,人們又可以在這裡游泳和釣魚了。”

倫德奎斯特強調,除了工農業用水污染外,來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污染同樣不可小覷。“在我們的食品中、家居生活中,通常含有各種微量污染物,它們也會進入水循環,因此我們也非常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

他舉例說,人們有時把剩餘的油漆、汽油等液體同水一樣倒入下水道,但其中的一些化學成份是無法在污水處理廠被“截留”的,這些物質繼而隨水排入江河湖海,對水循環造成污染。

倫德奎斯特說,自80年代開始,斯德哥爾摩的水治理進入了下一階段,即向民眾普及保護水資源的知識,動員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減少水污染。

“在工廠和污水處理廠,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減少污染,但我們必須逐漸令普通民眾加入水治理的進程,每個人都是水的消耗者,每個人都應意識到,自己也造成了污染。”

倫德奎斯特強調,無論工業、農業,以至商業,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潔凈的環境為基礎。“從這一角度上說,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每個人都應負起責任,每個人都應作出貢獻。”(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