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小尿童服裝展


(比利時)來到布魯塞爾大廣場(Brussels Grand Place),走進高聳的市政博物館頂層,會發現約百個服飾各異的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尿童于連。小于連的服裝展覽館就“藏”在此處。入口有兩個赤裸的小于連,右邊那座青銅雕像是“真身”。廣場上千萬遊客駐足觀賞的小于連是個複製品,只有來到他的服裝展覽館,才會發現這個小秘密。

館外的電視大屏幕滾動播放著兩段相映成趣的紀錄短片:布魯塞爾市長席爾曼說小于連象徵著“獨立、自由、樂趣與狂歡”;而世界各地的遊客們則在雕像前議論紛紛:“小于連怎麼可能這麼小”“我繞著廣場找了他兩個小時”“小于連這樣撒尿真淘氣”“小于連好像是左撇子”……這段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的短片,如今看來仍能讓遊客會心一笑。

轉過頭來,是剛換了一身打扮的身高61公分的尿童。今年11月初,比利時當地一家公益組織贈送給小于連一套深藍短袖搭牛仔褲的衣服。這是他的第878套服裝。右側墻上張貼著小于連的“更衣”日曆。工作人員維特說,一名市政官員專職擔任小于連的服裝師,在每年大約36個節日期間,廣場上的小于連都會身著固定服飾。而小于連每次得到新衣都會舉行慶祝儀式,只要沒有商業用途,任何機構或個人都可以向小于連贈送衣物。

穿過走廊,正式進入小于連的“衣帽間”。大約20平方米的“衣帽間”裡整齊擺放著約百座小于連像,穿衣風格迥然不同。展覽館空間有限,通常只展出小于連的約100套衣服,定期輪換。展覽館最右側的一面展柜被稱為“國家墻”,那裡小于連的服裝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塞浦路斯等多國政府,各國服飾特色也往往一目了然。

展柜中有一座銀色的小于連像,服裝以比利時著名的手工蕾絲作底,配以紅黃黑三種比利時國旗色,上衣兜裡塞滿了比利時薯條,小于連的臉部與頸部還印刻著比利時地標“原子球”圖案,巧妙地將比利時的幾大特色展現無遺。

幾百年來,布魯塞爾市民無比鍾愛這個叉腰挺肚、憨態可掬的小尿童。17世紀末法王路易十四下令轟炸布魯塞爾時,人們特意將小于連藏了起來。1747年,佔領布魯塞爾的法國士兵搶走小于連,激怒了市民。法王路易十五將其歸還時,贈送了一套小衣服以表達歉意,這是展覽館收藏的年代最久的小于連服裝,此後各國政府與民間紛紛向小于連贈送衣服。

相傳早在中世紀末期,布魯塞爾城裡就有一個石頭做的小尿童噴泉,為市民提供飲用水,可惜早已難覓蹤跡。17世紀時,市政官員提出打造青銅尿童,比利時雕刻家迪凱努瓦(Jerome Duquesnoy;或譯杜奎斯諾伊)於1619年打造出這個家喻戶曉的小于連,其時撒尿小童的設計較為普遍,布魯塞爾有許多其他類似的噴泉。

歷史上小于連命運多舛。他曾從19世紀初期起數次遭竊,幾經波折後失而復得。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65年,小于連遭到嚴重損毀,膝蓋以上的身體部份都被偷走,一年後得以找回。市政廳進行了精心的修復,並決定將其“真身”永久保留於展覽館。

36歲的法國遊客雅尼克說,無所忌憚而又調皮搗蛋的小于連有一種自嘲式的幽默感,簡單有趣地吸引著很多人,源源不斷的新裝也使小于連歷久彌新,讓傳統本身充滿活力。

人們也熱衷於猜測小于連的出身和來歷,但至今無一得到認證。有一種被廣泛接受的說法是,小于連在外國入侵者試圖炸毀布魯塞爾時,通過撒尿將炸藥引線澆滅,挽救了整個城市。致力於製作小于連主題電影的編劇安妮說:“小于連的神情與姿態,給世人留下太多想像與發揮的空間。”(新華社)



你知道嗎?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除了擁有一座尿童于連(Manneken Pis;又稱尿尿小童)的雕像,還有一座“尿尿小妹”噴泉雕像。“尿尿小妹”雕像(Jeanneke Pis)由Denis-Adrien Debouvrie於1985年所打造,於1987年矗立於頗為隱密的忠誠巷(Fidelity Alley)東側。忠誠巷是一條40米長的狹窄巷子,巷子直通向北並終止在充滿餐館的屠戶街(Butchers'Street)。巷內同時也有一座提供2000種不同種類啤酒的咖啡館。

“尿尿小妹”約半米高,採藍灰色石灰石雕刻而成,雕塑內容展現的是一名紮著辮子的女孩,正在神情愜意地蹲著撒尿。“尿尿小妹”實際上是對應於尿童于連而存在,而且其位置也正好於相同距離的布魯塞爾大廣場的另外一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3月2日)

延伸閱讀:

比利時‧藍精靈的故鄉
比利時‧給你唱首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