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酒瓶中安息


(俄羅斯)在前蘇聯時期,它們只是個平平無奇的“木箱子”,僅僅用紅綢緞簡單裝飾;時至今日,卻能依據個人喜好打造出不同的形狀和大小。

俄羅斯現時不少棺木都以松木和桃花心木製作,不僅有絲綢點綴邊緣,少數更鑲嵌了施華洛世奇(Swarowski)水晶。俄羅斯消費者日漸提高的高雅品味,從棺木即可見一斑。

俄羅斯聖彼得堡棺木製造公司Akropol Servis總裁尤利(Yury Alampikov)說:“在蘇聯時期,我們別無選擇,也沒有什麼材料可使用,但如今我們已回歸到俄羅斯的傳統。”

業界專家表示,自蘇聯解體20年後,俄羅斯在資本主義上取得最重要的成就,莫過於越來越多人在世時能生活優渥,往生後仍能風光大葬,或者最起碼都能體面下葬。

西伯利亞小鎮伊斯基季姆(Iskitim)的棺木製造公司總裁伊莉娜(Irina Mordvina)說:“俄羅斯人已經逐漸擯棄蘇聯時代採用的傳統紅布,開始改用更合乎禮節的裝飾了。”

一些棺木和家具製造商表示,基於道德倫理,他們一般都不會宣傳自家商品;莫斯科著名的全俄展銷中心年度展覽,是他們唯一曝光的機會。不過,他們坦承,即便廣告曝光量不大,他們的生意還是相當地好。

而這其實得歸咎於俄羅斯人嚴重的酗酒問題,引致交通意外創下的高死亡率,讓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驚人地低,有關當局控制人口下滑的措施亦顯然作用不大。

身處於“大墓地2011”(Nekropol 2011)活動現場的桑德隆(Bartolomeo Sandrone)說:“俄羅斯非常有趣,整個市場在不斷地成長。”桑德隆來自專門供應手工黃酮手柄等產品的意大利公司SPAF。他的身旁擺放著一整排以頂級硬木製成、經拋光處理的暗色調棺木。

棺木製造商如今要應付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比如得替一名搖滾客準備皮革軟墊棺木,同時又要製作一副灑滿水晶的雪白棺木。

部份俄羅斯人還因高度迷戀西方世界的生活型態,而選擇美式棺木,讓追悼者可透過兩片式封蓋瞻仰往生者的遺容。但這也讓一些人大為光火。

莫斯科善終服務人員協會主席阿德維(Anton Avdeyev)就說:“我們不是俄羅斯人嗎?幹嘛一定要搭上貝茨維爾?”他口中的貝茨維爾(Batesville),指的就是美國第一品牌棺材製造商。

過去數個世紀以來,俄羅斯人都會替往生者風光大葬,不僅儀式細節繁複、花費鋪張,連棺材都採用堅實的橡木製成。不過,歷史記載中其實曾出現幾次轉折。

18世紀時,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開始著手改革,企圖將俄羅斯現代化。1723年,他頒佈了一道禁用橡木棺材的法令,後來連松木也被禁了。其實俄國沙皇當時正試圖打造海軍艦隊,因而要求全國人民採用棺材板,以節省珍貴的木材資源。

阿德維說:“世界上應該沒有任何艦隊可以那麼快完工。這幾乎是投注了國本在做,甚至以犧牲棺材品質作代價。”

凱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統治後,富裕的俄國人基於社交禮節需求又開始舉辦鋪張的葬禮;直到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誓言要實現人人平等的願景,葬禮儀式又再度改變。

在蘇維埃政權底下,蘇聯子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他們得經受內戰,且在斯大林(Stalin)頒佈農業集體化運動和進行軍隊大清洗(purges)後,死亡率暴升,棺材樣式再度化繁為簡。

那時候,所有的棺材幾乎只用冷杉木、樺木或松木板粗糙地釘合起來,再塗上紅色、暗藍色或黑色油漆。紅綢緞的裝飾則要到1970年代才開始流行。

依加納共和國首都阿克拉(Accra)一家木工店的經理亞南(Eric Adjetey Anang)的看法,俄國人相當忠於傳統文化。

亞南在加納以雕刻各類形狀的棺木見稱,是當地傑出的藝術人士。他曾獲邀為俄國新西伯利亞州博物館(Novosibirsk Museum)的世界葬禮藝術活動打造兩副特別的棺材:一副乃依照加納人傳統製作的粉紅色魚形棺材,另一副則是雕刻成伏特加酒瓶的形狀,藉以提醒俄國人日益嚴重的濫用酒精問題。

亞南透過代言人以電郵方式表示:“這些經過設計的棺材很難在一般群眾中流行開來,因為它們既非俄羅斯的傳統,也與其文化扯不上關係。”不過他還是希望有殯儀館、博物館或一些特別人士會看中他的作品。

這名26歲的西非棺材藝術家早前在莫斯科貿易展展出作品,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不過,有些俄國棺材製造商在觀賞其作品後,感到全然不解。

伊莉娜就說:“這該不是俄羅斯人靈魂的歸屬吧?我不知道有誰會願意讓遺體葬在一條魚或一把小提琴裡頭。這可不是拿來開玩笑的事。真正的俄羅斯棺木應該使用硬木製成。”

儘管俄羅斯人的品味不斷轉變,收入也逐步增加,但許多俄羅斯人仍然不會選購從300美金起跳的中價位奢華硬木棺木。據善終服務人員協會估計,俄羅斯80至85%售賣的棺材都由簡單的木板製成,而非由硬木製成。

尤利表示,這個趨勢早晚會改變。他的公司去年估計售出了12000至14000個價值介於6000至80000盧布(約200至2650美金)的棺木。

他說:“只用綢緞裝飾的棺材是不會有前景的,現在的人已經偏好更天然的產品了。”(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From pine box to US casket, coffin culture evolves in Russia



你知道嗎?

伏特加(Vodka)是一種經蒸餾處理的酒精飲料。它是由水和經蒸餾淨化的乙醇(Ethanol)所合成的透明液體,很多時候更會經多重蒸餾以達到更純更美味的效果。在蒸餾過程中除了水和乙醇外,亦會加入馬鈴薯、菜糖漿和黑麥或小麥。

伏特加酒的酒精含量通常由35%到50%不等,傳統由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所出產的伏特加酒精含量則是以40%為標準,此標準源自於1894年首位生產並推廣伏特加的俄國人Brinson Satterwhite。但19世紀的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Dmitri Mendeleev)發現,最完美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應為38%。

許多俄羅斯人把伏特加酒視為生活必需品。據《俄羅斯報》2009年一項報導,俄羅斯人年均消費純酒精達18升。總統梅德韋傑夫對此非常震驚,他認為當今俄羅斯人口下降的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此相關,並稱酗酒已成為俄羅斯的“民族災難”。(資料來源:新華社/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12月12日)

中英對照:

‧【地名】(俄羅斯)莫斯科:Moscow
‧【地名】(俄羅斯)伊斯基季姆:Iskitim
‧蘇聯:Soviet Union
‧俄國沙皇:tsar
‧資本主義:capitalism
‧集體化:collectivisation
‧松木:pine
‧冷杉:fir
‧樺木:birch
‧橡木:oak
‧桃花心木/紅木:mahogany
‧(古代的)大墓地:necropolis
‧棺材:casket

延伸閱讀:

德國‧殯葬服務也打折
印度‧墓地難求重複用
法國‧拉雪茲公墓名人
南非‧鬼魂之居也爆滿
中國‧前人厚葬後人掘
肯尼亞‧雕刻悲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