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古競賽反思生活


(希臘)在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us)的6月裡,如果在遍佈葡萄園的尼米亞(Nemea)看到頭纏白布條,扛著巨大棕櫚樹葉四處遊蕩的人,你可不要小看他們。這些人是尼米亞賽會的優勝者。

四年一度的尼米亞賽會6月22日至23日在雅典西南約160公里處的尼米亞古運動場舉行。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尼米亞賽會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皮托競技會(Pythian Games)、科林斯地峽運動會(Isthmian Games)一起,並稱為四大運動會。由於這四大運動會的存在,每年希臘人都會有一段時間,放下包括戰爭在內的一切事情,聚集在一起,在運動場上展開不穿衣服的“坦誠對話”。

現代尼米亞賽會的創始者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考古學教授史蒂芬.米勒(Steve Miller)。在他的倡導下,第一屆現代尼米亞賽會於1996年舉行。這正好是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之後的第100年。

古希臘運動會是人類獻給大神宙斯(Zeus)和其他神祇的特別禮物。這些盛事,旨在通過運動的方式,將人類軀體鍛造出健康的形狀及美感,以愉悅賜予人類生命的神靈,表明人類沒有辜負生命這一世間最大的神跡。

現代尼米亞賽會的取火儀式,就在距離古運動場約一公里的宙斯神廟舉行。在22日舉行的這個簡短而莊嚴的儀式上,頭戴香菜枝條頭冠的女祭司在聖火壇點燃聖火,然後在運動員代表、裁判員代表及希臘各地代表的陪伴下,步行前往約1公里外的運動場,點燃那裡的主火炬。在行進途中,一隊全副武裝的古希臘武士會將武器放在地上,象徵賽會就要開始了,一切敵對行動必須停止。

和現代奧運會不同的是,現代尼米亞賽會向所有人開放。無論男女老幼,也不管你來自地球哪個角落,說何種語言,只要你願意,都可以報名參加。在這裡,你會看到上至81歲老者,下至4歲小童在同一個運動場上奔跑的情景。

米勒教授說,現代尼米亞賽會在很多方面都和2000多年前的古賽會相似:對運動員沒有年齡限制,運動員要赤腳奔跑,不記錄成績,現場不使用包括音箱在內的現代設備,對冠軍沒有任何物質獎勵等。當然,賽會也根據現代的情況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古代的尼米亞賽會只限男性參與,現在則向兩性開放;古代都是裸體奔跑,現在則穿上一件布制的運動裝;古代賽會的參加者只限於希臘及其殖民地人口,而現在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都可參與等等。

和2000多年前一樣,尼米亞運動場周圍的小山坡上沒有看台,只有零落的松樹、橄欖樹等。在古代,來自雅典、斯巴達(Sparta)、壟林斯(Corinth)等城邦的觀眾,多以城邦為單位,拿著蓆子或布,鋪在山坡上,觀看比賽。與其他現代運動會不同,尼米亞賽會沒有緊張的氣氛,而更像是一個節日。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人們,席地而坐,為自己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加油助威。

今年賽會的主要項目,是89米短跑。參加比賽的運動員要進到用布圍起來的帳篷裡,在那裡脫下衣服和鞋子,抹上橄欖油,換上布制的運動服,再穿過一個36米長的拱形隧道,前往運動場。運動場跑道的起點是嵌在土裡的條石。運動員的前腳腳趾不能越過條石上的第一條溝,後腳腳趾則應放在第二條溝裡。起跑令當然也不是用發令鎗發出的,而是用條石前面的一根繩子。看到繩子降下去,運動員們便開始衝向終點。

在89米外的終點處,穿黑色長袍的裁判會給每一組的冠軍發一片約三米長的巨大棕櫚葉子。這組運動員到達隧道門口時,司號員會吹響約兩米長的銅號,提醒全場安靜下來。裁判接下來會高聲宣佈優勝者的名字,冠軍會扛著棕櫚葉,在同一組其他運動員的簇擁下,返回換裝帳篷。所有運動員都會得到一件T恤衫做紀念。

由於尼米亞賽會的起源是當地民眾為一位被蛇纏死的小王子而舉行的葬禮,所以裁判穿的是黑袍,以示對小王子的悼念。

除了89米的短跑外,今年尼米亞賽會的另一個項目是7500米長跑,起點是赫拉克勒斯(Hercules)神廟,終點是尼米亞運動場。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神的大力士,一生中有過無數英雄事跡,其中給尼米亞人民帶來直接好處的是他殺死了當地的一隻兇猛獅子。

對人口只有幾百人的尼米亞村民來說,賽會可是村子裡的一件大事。為這個賽會幾乎全村出動,有的做祭司、有的做裁判、有的做號手、有的負責維持秩序。

賽會雖然是純粹的民間性質,但警車、救護車、消防車都守候在現場,隨時準備應對突發事件。

米勒教授說,20多年來尼米亞賽會發展很快,今年的運動員人數已超過1000人。他們來自105個國家和地區。米勒說,債務危機不但對賽會沒有負面影響,反而使希臘人更多地思考生活的本來意義。組委會接到的小額捐款更多。這使他有信心把賽會辦得更好。(新華社)



你知道嗎?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地理範圍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Ionian Islands)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146年)。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古希臘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在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希臘化文明(Hellenistic civilization)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亞大片地區擴散。

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古希臘人集體創造的口頭創作,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學形式。古希臘神話傳說故事眾多,並不完全一致,大體可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份。

希臘神話中的神祗像人一樣,有情慾,有善惡,有計謀,互有血緣關係,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即“神、人同形同性說”。如大神宙斯就經常下界追逐引誘凡間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Hera)則如同一個妒忌心極強的女人一樣迫害她的情敵。但神祗與人不同的是,他們可隨意變形,各具特殊本領和巨大威力,而且長生不老。

英雄傳說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後代,為半神半人,具有過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都在某一個神祗保護下完成一番驚人的業績,展現了希臘初民對勤勞勇敢和英雄主義精神的讚美和嚮往。(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最後修訂於201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