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尋找失落的聖城--馬丘比丘


(秘鲁)在2011年3月31日這一天,美國耶魯大學歸還給秘魯的第一批360件“馬丘比丘”古文物,即被扣留了近百年“印加王朝”的珍貴文物,終於被送回出生地秘魯的古城庫斯科,往後會被送返“馬丘比丘”古跡安放供後人觀賞。這古文物代表歷代秘魯人的尊嚴和驕傲!

“在新七大奇觀當中,令李桑最“上心”的,正是這個建於印加帝國後期1440年至1500年間的“山頭廟宇”了!“馬丘比丘”完全沒有文字記載的考證,曾經更完全被廢棄,就連15世紀被西班牙佔領,也不曉得有這個工程耗大的“山頭廟宇”存在。

這個迷離疑惑的歷史古跡,在1911年被美國歷史學家發現後,也完全解不開印加人的力量、才華、智慧、宗教等,在當時何以那麼文明!

“馬丘比丘”被稱為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而“馬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因世人無法得知其原始名字,故借其附近一座山脈之稱而得此名。說是城,其實是座廟;這廟可能是印加帝國全盛時期最輝煌的城市建築,那巨大的城牆、台楷和扶手,像懸崖絕壁自然形成般,矗立在高空上。

雖然“馬丘比丘”在考古學上首屈一指,名堂響亮,對於它的歷史,卻只略知皮毛。由於印加文化裡沒有文字,歷史全憑口述流傳,根本沒有任何記載。有人猜測,當時印加人不願讓城堡被西班牙人佔領,個個守口如瓶,不提以致失傳。況且城堡建於陡峭狹窄的山脊,又被四週的崇山峻嶺包圍遮蓋住,因此也沒被西班牙人發現。

大部份挖掘出來的遺體都是女性,有人猜測,“馬丘比丘”是特地用來贍養婦女以供男人所需。但從建築的結構來看,它並不適宜居住,只是作為舉行慶典儀式之用罷了。

事實上,出現於15世紀的“馬丘比丘”,原為一個崇拜太陽,並有著神秘宗教儀式民族的居住地,在那裡,女人大大多於男人,因為女人被視為太陽的貞女。由於其聖潔、神秘和虔誠的氛圍,“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懷古聖地名單。

發現馬丘比丘

這位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賓厄姆(Hiram Bingham),於1911年7月24日無意中發現了“馬丘比丘”,當時整個廢墟完全被密密麻麻的林木和叢木雜草所覆蓋。賓厄姆在1912年準備清理廢墟,到1915年,才清理出古跡廢墟的模樣。再等到1940年二戰時,才得到秘魯與美國的專家努力協助,成功開闢一條通道,並陸續發現許多古跡遺物,就是沒有傳說中的黃金!

賓厄姆及美國考古學家們經過不斷挖掘,在“馬丘比丘”廢墟中總共發現了:135個人的骸骨(男性22人、女性109人、兒童4人)、555件陶器、200件青銅器、39塊黑曜石及一些工具和胸針。經過研究分析,證明印加人是瑰麗絕倫的建築師!估計當時這裡至少居住1500至2500人。

此後,隨著神秘面紗逐步被揭開,古老的“馬丘比丘”開始向現代社會透射出它曾經輝煌的帝國文明。遺址雖只剩下殘垣斷壁,但當初興盛時期的壯觀風貌依稀可見。古城街道狹窄,整齊有序,宮殿、寺院、作坊、堡壘等各具特色。它們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沒有灰漿等黏合物,大小石塊嚴絲合縫,甚至連一把刀片都插不進去,讓人簡直無法理解印加人究竟如何把他們拼接在一起。

印加文明是個謎

讓人注意的是,雖然印加人瞭解圓形(太陽神因蒂就是用它表現的),卻並不把它運用在建築中。建築用的龐大數量石塊,究竟是如何搬運的?至今仍是個謎。雖然印加人不使用圓形,但卻利用了斜坡。據說他們讓成千上萬的工人,推著石塊爬上斜坡,可惜印加人並未掌握文字的技巧,沒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

整個遺跡由約140個建築物組成,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和住宅區。這裡還建有超過100處階梯,都是由一整塊巨大的花崗岩鑿成。

還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間由穿鑿石頭製成的溝渠和下水道聯繫,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統。至今,仍沒有人知道印加文明是如何將重達20噸的巨石搬上“馬丘比丘”山頂。

馬丘比丘在哪兒?

“馬丘比丘”古跡廟建在秘魯古城庫斯科(Cusco)西北130公里處的“馬丘比丘”山脊上,海拔2430米的安第斯山脈東邊的斜坡上,兩側都有高約600米的懸崖,這是一座非常美麗的高山,峭壁下則是日夜奔流的烏魯班巴河,而且是環繞著亞馬遜河上游的盆地,為熱帶叢林所包圍。馬丘比丘像個巨人棲息在兩座山巒間的馬鞍形的山脊上,那裡曾是宗教活動地方。

如何去馬丘比丘:翻山越嶺

就算是今天的交通如此發達,去探訪“馬丘比丘”還是費了不少功夫。大清早在秘魯庫斯科古城登上專巴,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抵達火車接駁站。登上由英國公司管理只載外國人很有水準的火車,有吃有喝又有購物時間的兩個時辰不會太無聊,沿途的山壁和激流,很幽美但也足讓你看了心驚膽跳!

抵達PR火車站,再走段都是禮品店的路,改乘新族的賓士迷你巴士,沿著Z字形鋸齒狀長達八公里的山路迂迴上山,大約25分鐘抵達一家旅館門前,斜對面就是“馬丘比丘”的入口處了,入城還得對護照呢!原來這裡可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983年)。並在1981年,馬丘比丘周圍32,592公頃土地已經被列為秘魯的“歷史保護區”。(馬來西亞中國報)



你知道嗎?

人們認為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考古學的發現(加上最近對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讀)顯示馬丘比丘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修養場所(類似羅馬莊園)。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個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馬丘比丘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時就更少了。

印加王國選擇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特點。據說馬丘比丘背後的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一些石頭建築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來完成,修成的牆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

1911年的7月24日,美國歷史學者希藍·賓厄姆三世讓西方世界注意到了馬丘比丘。他被熟悉此地的本地人帶到馬丘比丘。這位受爭議的探險家-考古學家在這裡完成了一份此地區的考古學報告。賓厄姆想出了“失落的印加城市”這個吸引人的名字,並用作他第一本書的書名。2002年,其他不為人知的20世紀探險家留下的足跡被人發現,這些發現顯示賓厄姆當初為了成為公認的馬丘比丘發現者而故意掩蓋了這些痕跡。

雖然發現馬丘比丘的功勞落到了賓厄姆的頭上,長期研究庫斯科的Simone Waisbard仍然堅稱馬丘比丘的發現者另有其人,最先到訪這裡的是Enrique Palma,Gabino Sánchez 和 Agustín Lizárraga,他們於1901年7月14日將名字刻在了一塊岩石上。而賓厄姆最初實際上在尋找的是維特科,印加帝國在西班牙征服秘魯時期最後的避難所和反抗據點。反复探索這個區域之後,他在1911年被居住在遺跡所在地的當地奇楚亞人帶到了馬丘比丘。賓厄姆之後又幾次到訪這裡並進行挖掘,直到1915年。在他寫的幾部關於馬丘比丘的發現的書籍中,《失落的印加城市》一書大為暢銷。(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最後修訂於2011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