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細雨綿綿的時期來到了瓦拉納西(Varanasi),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寫道:“巴納拉斯(Benares,瓦拉納西的舊名)比歷史更悠久,比傳統更古老,也比傳說更遙遠。即使把它們所經歷的時期湊在一起,也只有巴納拉斯的一半。”
她的崛起和興都教息息相關;在這3000年多年的歲月裡,她與興都教的互動為雙方帶來了空前的繁華;隨後在回教的入侵後,屢次被任意摧毀,她回憶裡眾多的廟宇被埋葬在宿命的漩渦裡;同時她也忍受了被強行命名的恥辱,披上了陌生言語的稱號。多年後,她的復興,接合了那段在人間流傳著的輝煌過去,再次被崛起為宗教的中心,學者的聚集地,藝術家的棲身所,點綴著這片土地。
她也是興都教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她的神聖是被恆河(Ganges)襯托出來的;這條源之喜瑪拉雅的母親河,每年不知承載了多少個人的罪孽,也不知背負了多少個脫離輪迴的願望;隨著河流的漂動,最終把它們全都葬送在汪洋大海裡;印度人相信只要在恆河淋浴,就可以清除一生的罪孽;也相信只要把焚化後的骨灰灑在恆河裡,就可以擺脫一世又一世的輪迴。
對一個興都教徒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會比它們來得更重要。我聽說過有些貧困的印度人千里迢迢的走路來瓦拉納西;一些在途中時帶著遺憾默默的死去,一些到達時已奄奄一息,盼望著融入恆河的那瞬間。我也聽說過有些印度人在沐浴和飲用河水後,還把河水裝入壺子裡帶回家鄉,那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她同時也是條受傷的河流,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根據一份報告,每100毫升的恆河水裡藏有150萬隻細菌;而處於健康水平,用於洗澡的水質不應該超過500隻細菌。簡單來說,如果學著印度人把身體浸在恆河裡,這意味著我把身體浸在比健康水平污染3000倍的水裡!
之前在東北部的錫金時,我從其他旅者身上聽說過一個趣事,“當時在火車內,坐在我們對面的是個印度水系工程師;我們驚訝於他居然說恆河的水很乾淨!,‘因為她是一條聖河,所以會自己清理水裡的污染物’”。他一說完就重複道“他是個水系工程師呀…”。
我很喜歡瓦拉納西,整個旅途中我一共來了這裡三次。她有很濃厚的文化色彩,同時洋溢著宗教氣息。可能是受到氣氛感染,每個旅者來到這裡都會到服裝店消費;穿著圓領汗衫和牛仔褲走進去,出來時就套上了張開後像把中式扇子的王公褲,和無袖的阿里巴巴便衣;我猜想也只有在這裡,把自己裝扮得像神話故事裡的人物,搖搖擺擺的走在街上也不會惹來異樣的目光,因為我不可能是最特出的那一個。
80多個石梯(Ghat)坐落在恆河的西岸邊。廟宇們站在每個石梯的高處,永遠俯望著腳下的恆河;在晴空下,謙虛地對恆河敘說著它們自己的故事;它們的先驅早已屢次粉身碎骨地橫躺在戰火蹂躪下,每次的復興,它們就被披上了嶄新的故事;也只有恆河,聆聽過一代代的故事。
每個石梯有私自的功用。有些是沐浴石梯,通常也用於清洗衣物;也有一小些是火葬石梯,熊熊烈火在千年來焚化了像繁星般一樣多的身軀。我很喜歡在遠方眺望火葬的過程,後方的廟宇在蒸膨的熱氣下被籠罩上憂鬱的臉孔,同時臉頰上感受到了微風承載著的酷熱;身軀像積木般被堆放在香木裡,點燃了後在四五個小時裡化成塵埃,隨後埋葬在恆河,被牽引到涅盤;這是個洋溢著傷感的地方,但並不孤獨。
種姓制度
我和Baba Guest House的老闆很談得來,我也住在那裡。接待處的後牆上掛了一幅甘奈施(Ganesh)的圖像,舊城裡的小巷隨處都可見到它的蹤跡,一個被每個興都教徒膜拜的象頭人身神靈。老闆洋洋得意的解釋說“它是濕婆神(印度教三大神之一)和他妻子帕爾瓦蒂(Parvati)的兒子。你知道為甚麼他的頭是象頭嗎?那是因為濕婆神在帕爾瓦蒂產子不久後就離開了,多年後回來時看到帕爾瓦蒂和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睡在一起,憤怒下把小伙子的頭砍下了;帕爾瓦蒂哭著說那是他的兒子,濕婆神沒意識到他已離開多時,昔日的孩子已長大成人,於是拿了一個象頭和兒子的身軀接合在一起。”。
這家旅館住滿了韓國人,因為老闆娘是韓國人。她好幾年前來瓦拉納西旅行,認識了老闆後就結婚了。隨後不顧及家人的激烈反對,改信興都教。我好奇的問道:“你的種姓是甚麼?如果我加入興都教,我的種姓會是甚麼?”。“名義上,我是跟著丈夫的種姓,但我還是屬於個外國人種姓,它是在階級之外(Outcaste);如果你加入興都教,你也會屬於外國人種姓”。
目前還沒人能斷定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麼開始和甚麼時候開始的。我覺得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是它在千年前雅利安人入侵時開始萌生的。種姓在梵語的原意是顏色(Varna);當年膚色白皙和自認較優秀的雅利安人為了禁止同族和膚色較黝黑的當地民族通婚,於是設下了禁止通婚這個制度;隨著時間的變遷,這個膚色制度最終發展成了今日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地融入在印度的每個角落。
一個興都教徒在娘胎裡時就已經決定了他的種姓,那是世壟的。他可能是最高種姓的婆羅門(Brahmin),第二種姓的剎帝利(Kshatriya),第3種姓的吠捨(Vaishya),或第4種姓的首陀羅(Shudra);也可能是在所有種姓之外的不可接觸的賤民,那是社會的最底層。他這一生都得背負著這個身份,直至化為塵埃,沒有更改的可能;除非脫離它,改信別的宗教;累積的因果將決定他下一世的階級,如此下去。
我讀過些關於不可接觸的賤民的事跡。在眾多印度人的觀念裡,他們是污穢的,可憎的。他們被凌辱的事件並不陌生;他們被禁止到廟宇朝拜,被禁止和其他較高種姓的人用相同一口井,住同一個區域,也被禁止肢體接觸,那是倒霉的。我在報章上還看過一個農村裡的不可接觸的賤民為了到一家廟宇朝拜而被強迫喝下牛尿的事跡,認為牛尿可驅除依附在賤民們身上的原罪。
直到聖雄甘地的到來,為他們御下了賤民的外衣,也在他們身上披上了Dalit這個稱號,即神的子民。但神的子民並沒為甘地的付出和犧牲流露出感激,Baba Guest House的老闆娘說:“很多外國人都誤解了,其實那些不可接觸的賤民都不怎麼喜歡甘地;他們認為甘地只是在幫他們,而沒有為他們爭取平等;反倒喜歡甘地的都是些高種姓的人,因為甘地也是高種姓。”。
無論在時代怎麼樣的變遷,時間彷彿沒在不可接觸的賤民的身上留下痕跡;因為那是印度,一個不曾改變的存在,旅者常掛在嘴邊的名句“India never change”。
你知道嗎?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人口11.03億(2005年),僅次於中國。印度民族和種族眾多,號稱“民族博物館”,其中印度斯坦族佔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被定為國語,英語在印度非常流行,特別是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眾,但大部份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近年來,印度的穆斯林人口排名上升至世界第3,前兩名分別為印尼與巴基斯坦。印度有世界上第4大蘊藏量的煤炭。其他主要的自然資源還有鐵礦、錳、雲母、鐵礬土、鈦礦、鉻鐵礦、天然氣、石油、鑽石、石灰石和可耕地等。 首都:新德里 官方語言:印地語、英語以及另外22種語言 國花:荷花 國鳥:藍孔雀 國土面積:3,287,590平方公里(世界第7名) 時區:UTC+5:30(無夏時制) 氣候:分為雨季與旱季,冬天時受喜馬雅拉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 |
(大馬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