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羅群島‧隱世的童話國


  • 從船上遠眺,托爾斯港沈紅色的國會建築群相當醒目。(圖:香港明報)

  • 在岩石罅隙之間蜿蜒流過的清溪、草地和小屋,構成絕美的風景畫。(圖:香港明報)

  • Sandavágur街上人煙稀少,難得在海邊見到兩個男孩。(圖:香港明報)

  • 這教堂好像從童話畫冊裡剪出來一樣。(圖:香港明報)

  • 外牆塗瀝青、屋頂長草的房子,加上奇峰異石,是法羅群島的寫照。(圖:香港明報)

  • 這裡的羊兒很幸福,邊吃草邊遙望奇特的礁石,呼吸著北大西洋的清新空氣。(圖:香港明報)

  • 雖是丹麥領土,但法羅語(Faroese)才是當地第一法定語言,路牌都用法羅語。(圖:香港明報)

椰林樹影,水清沙幼,不僅是麥兜對馬爾代夫的幻想,也是大眾對旅遊小島的普遍印象。 《國家地理旅遊雜誌》2007年在小島遊目的地評選中,卻選了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為第1位。那裡沒有幼沙海灘,但有冰川雕鑿出來的峽灣;沒有婆娑椰樹,但有陡峭的峰巒崖壁;沒有泳裝男女,但有捍衛傳統的島民。去一次,便忘不了它的魔幻風景,還有北大西洋冰冷純淨的空氣。

因為陌生,一聽“法羅群島”這名字,便覺得它很遠很遠,其實它就在我們熟悉的國家附近──蘇格蘭西北面的北大西洋,處於冰島和挪威之間,由18個島嶼組成,總面積近1400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4.8萬人,近一半住在首府托爾斯港。

法羅群島先後受挪威和丹麥統治,現仍是丹麥領土,卻擁有自己的語言(法羅語和冰島語都是世上僅存由古諾爾斯語Old Norse留傳下來的語言)、國旗、國會及首相。法羅群島的國會,更是世上其中1個最古老的議會:早在930年,法羅人便在托爾斯港商議政事,現在舊城區仍然是國會和首相辦公室所在之處。

從郵輪上,已能看見托爾斯港色彩繽紛的平房之間,有堆深紅色、屋頂長著草的木屋群──那就是法羅群島的政治中心。島上很多木房子原來都有草屋頂:這源於維京人的長屋(Longhouse)。維京人在嚴峻環境下生活,必須用盡一切資源,包括用泥土鋪屋頂,既能保暖也易打理,長出草來的時候更可以讓羊兒在上面吃草!法羅人還將瀝青塗在房子牆身,藉以保溫。現在瀝青木屋、草屋頂已變成一種傳統,受人尊重。

但如果你把腳步停在托爾斯港,實在說不上來過法羅群島,因為它最令人神往的景色是在首府以外。與冰島一樣,法羅群島也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島嶼,每次火山爆發,便堆積1層玄武岩(Basalt),所以山坡像梯田一級一級的樣子。到冰河時期,整個群島被冰川覆蓋;後來冰川退卻,變成1個個山谷和峽灣。加上受北大西洋的強風巨浪侵蝕,刻鑿成法羅群島奇特的地貌。

我們參加岸上觀光團,到Vágar島上的Sandavágur和Báur兩條村。沿途是連綿不絕的山丘、峽灣、瀑布、溪流,還有到處走的羊群,未到目的地,已被景緻迷著了。到了Sandavágur這個曾兩度獲選為保存得最好的古老小鎮,大家都很喜歡那像童話世界中的教堂;而Bóur則有種蒼茫的懾人力量。

Bóur大概只有幾十間屋,沿峽灣的斜坡而建,面對像鯊魚齒般的Tindhólmur石礁群。村裡安靜得很,耳畔只有風聲。走進村裡,見路上擱著一輛嬰兒車,裡面果真有個嬰孩!後來才知,原來當地人都在屋裡燒泥炭(Peat)取暖,認為屋外空氣好些,所以習慣讓嬰孩在屋外睡午覺。

到屋前的淺灘,忍不住深深吸一口冰涼空氣,看立於水中的礁石Tindhólmur,天空風起雲湧。導遊指指身後1座瀝青木屋說:“這是我祖母出生的地方,祖母一直說,忘不了老家的景色,現在我明白了。”我說,我也明白,所有來過法羅群島的人,應該都明白。

法羅群島受溫暖的墨西哥灣流影響,即使處於北緯62度,氣候仍算溫和,冬夏平均氣溫分別為3℃和11℃,但日間天氣變幻莫測,最好備防水冷衣。法羅克朗與丹麥克朗幣值一樣,在法羅群島可用丹麥克朗,但丹麥商戶一般不願收法羅克朗,消費時最好要求找回丹麥克朗。 (香港明報



你知道嗎?

法羅群島

語言:法羅語、丹麥語

天氣:多變海洋性氣候,短短1天裡,可經歷四季氣候的瞬息變化,從溫暖明媚的陽光到突然來臨的陣雨與寒風交加著冰雹。

貨幣:法羅克朗(D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