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金雞‧米芝蓮三星必選


  • 在布雷斯區大概有200間農場領得牌照飼養布雷斯雞,每年共產約120萬隻,只有一成作海外銷售。(圖:香港明報)

  • 香燒法國雞伴野菌炒薯配香草汁。(圖:香港明報)

做雞,不容易。世上有人因宗教理由戒吃牛肉、豬肉,有人因其羶味不吃羊肉、野味,也有人怕“毒”而抗拒鵝鴨。算來算去,只有雞,大家都會去吃──雞,是肉食界的“代罪羔羊”。如果世上還有“幸福的雞”,那應該是法國布雷斯雞(Bresse chicken,法文poulet de Bresse),雖然最終逃不過上餐桌的宿命,但起碼在生時風光奢侈過。

對法國酒有點點認識的,都聽聞過AOC(法定產區),這是法國政府訂定且經農業部認可的生產條件,若某類農產品在原產地區、品種選擇、養殖方法、每年產量、土壤質素等,皆符合指定條件,並經過當局分析及品嘗,就可獲得一張AOC認可證書,此農產區才可用所申請的法定產區名稱推廣──是否比行政會議申報制度認真許多?

能夠獲得AOC的產品,最為人熟悉的是葡萄酒和芝士。在家禽類方面,只有法國中部里昂(Lyon)附近的布雷斯區(Bresse)出產的雞,才獲得此項殊榮。

鮮香滑嫩
雞胸有咬勁

布雷斯雞以火紅雞冠,白亮羽毛,藍調雞腳為特徵,儀表出眾。關於其歷史記載,最早見於1591年,布雷斯區的主要市鎮Bourg-en-Bresse的居民,為侯爵Marquis of Treffort獻上布雷斯雞兩打,以表揚其驅趕入侵外敵的功勞。到了1825年,一代美食鑑賞家Anthelme Brillat-Savarin撰文激賞布雷斯雞,形容為“雞中之後,王者之雞”(the queen of chickens,and the chicken of kings),令聲名鵲起。

至1936年,布雷斯雞養殖者聯合入稟法院,要求打擊“翻版”保障品質,經過專家鑑定,證實當地的氣候、土壤和養飼方法,的確使布雷斯雞與別不同出類拔萃;直到1957年,終於成為唯一獲得AOC的雞。今時今日走進任何法國的米芝蓮三星餐廳,所選用的雞都必然是布雷斯雞,以整隻雞炮製的菜式,必定超過130美元,在法國的家禽店,每1公斤售15至20美元,當然在布雷斯區購買更加便宜。

能夠成為“一代金雞”,皆因其肉質,完全鮮、香、滑、嫩,就算是雞胸部份,經過烤製後,很具清脆的咬勁,咀嚼時也覺嫩滑,毫無粗糙、有渣的感覺,而且香味十足……有雞肉味的雞肉,你近年有沒有吃過?

獲10平方米走動

有這樣的質素,自有一流的出身背景。在布雷斯區約100公里乘40公里的田野林木區,大概有200間農場領得牌照,有資格飼養布雷斯雞,每年共產約120萬隻,只佔全法國0.1%的雞隻總產量,當中只有一成作海外銷售。

根據重量可分3類:Poulet de Bresse平均1.2公斤,約4個月大;Poularde de Bresse平均1.8公斤,約5個月大;通常聖誕節才享用的Chapon de Bresse,平均3公斤,約8個月大。換句話說,愈是重,愈需時間長大,壽命就愈長。

小雞出世頭35天,不知天高地厚,當然要由專人悉心看管;35天後,小雞會獲得大幅度自由,根據法例,每隻雞可獲配給10平方米的青草地,隨便走走跳跳,極度VIP待遇,不單羨煞旁雞,也羨煞旁人……成長期間,布雷斯雞會被餵飼粟米、小麥和牛奶製品等額外營養食糧,蛋白質並不太豐富,目的是使雞隻繼續自行到草地尋找蚯蚓、蝸牛、小昆蟲等天然糧餉,驅使其身體不停走動,保持自然發育,達致滑嫩香爽的肉質。

自由之後,就要進入沒有太多光線的囚室8至15天,只管吃和睡。陽光欠奉的環境下,雞肉變得亮白;於有限空間內不停進食,令皮下增添一層薄薄的脂肪。

最後,在顛峰狀態下,布雷斯雞被送往屠場……



你知道嗎?

高盧雄雞‧法國象徵

除了布雷斯雞,在法國,公雞還是民族的象徵,是法國的國鳥。這頭雞,叫高盧雄雞(英語Gallic rooster,法語La coq gaulois)。為什麼高傲的法國人,會以一隻公雞來作民族象徵?約2000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現在法國的國境,是由高盧人(Gaul)所居住,而拉丁語中,Gallus同時解作“在高盧居住的人”或“雄雞”。而高盧人一向被視為法國人的祖先,法國人以高盧雄雞作象徵,順理成章。

但在拿破崙時期,雄雞一度被“雪藏”,其地位被鷹取代了,原因是拿破崙認為:“雄雞沒有力量,與帝王的形象不符。”拿破崙倒台後,雄雞再度復興,在1830至1848年的7月王朝時期,國徽上有6隻雄雞同時登場;而1899年所發行的20法郎硬幣,亦是以高盧雄雞作標誌。現在法國國家足球隊的隊徽,亦是以高盧雄雞作標記,當然還有1998年法國主辦的世界杯,高盧雄雞成為了吉祥物,名字改為Footix。

(香港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