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糖要趁熱‧美麗考手藝


  • 玫瑰擺設是蕭志賢的得意作品,玫瑰花散發的色澤光輝奪目。(圖:大馬光明日報)

  • 把糖倒入清水中,放入爐上煮滾,倒入糖漿。(圖:大馬光明日報)

  • 滾至138℃時,可加入色素。(圖:大馬光明日報)

  • 將糖漿倒入silpat內,不停反覆搓揉,至它逐漸變冷。此時的力度和時間必須拿捏得準,若糖漿冷卻過快,其顏色容易變得深沉,若糖漿冷卻過慢,又會導致糖漿外層撕裂。(圖:大馬光明日報)

  • 搓揉好的糖漿置於糖燈下,讓它保持80℃恆溫。(圖:大馬光明日報)

  • 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片片花瓣都閃耀着奪目的光輝,宛如從玫瑰園裡摘下的真玫瑰一樣。(圖:大馬光明日報)

  • 天鵝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天鵝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天鵝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天鵝拉糖的過程(圖:大馬光明日報)

  • 從每一個角度觀看天鵝都呈現不同的光彩,質感剔透,極為吸引人。(圖:大馬光明日報)

  • 只在法國向“糖神”學習過一個星期糖藝的蕭志賢,回國後憑創作力自行研發出各種不同造型的糖藝作品。(圖:大馬光明日報)

像細沙般雪白的砂糖,在經過蕭志賢(Patrick)的調煮,再拉、吹、拔塑形等動作後,搖身一變,成為朵朵鮮艷的玫瑰花或是栩栩如生的天鵝作品,美不勝收,教人驚嘆。

這個以糖為本的裝飾藝術,英文名稱為Sugar Art,是馬來西亞尚未成氣候的“糖藝”。若與冰雕、水果雕刻等裝飾藝術相比,“糖藝”在本地仍處於有待開發的階段。

被糖藝深深吸引的蕭志賢,在這4年來專注於糖藝研究,希望有朝一日將本地糖藝發揚光大,在海外展現大馬的專屬糖藝特色。

目前在雪蘭莪州雙威學院執教的蕭志賢,是於2004年在法國認識糖藝。

第1次見到糖藝作品,蕭志賢就情不自禁愛上了它的美,並當下在法國拜師學藝,請來法國“糖神”Jean Francoise Arnod(M.O.F2000)擔任師傅,一頭栽進糖藝世界。“這實在是無意中的發現。”回顧與糖藝結緣,蕭志賢迄今仍未忘記當時的喜悅。

在大馬,蛋糕西點的陪襯藝術擺設一般都離不開水果雕刻、巧克力藝術,以及層次比較高的冰雕擺設,至於糖藝,在大馬還是屬於摸索的階段。

第1次親眼見證糖藝的光彩魅力,蕭志賢驚喜不已,並對它一見傾心。“第1次見到糖藝的作品是西方的‘龍’,它雖有著東方的龍頭,卻了一雙翼,栩栩如生,色彩繽紛絢麗,又有立體感,真的好美好美。”

糖藝是一種具有高度觀賞價值的食品加工手藝,它的美,勝在於色彩絢麗,質感剔透,立體效果清晰,是西點裡最奢華的展示品。

一般上,糖藝是在較隆重或較大型的活動上才出現,但僅局限於西方國家,“大部份西方家庭在舉辦活動例如婚禮、酒會、慶祝會時,都會訂製各式蛋糕或餅乾、甜點,而糖藝作品就會擺放在這些食品之中,讓整體看起來一致且和諧。”

法國“糖神”傳絕技

糖藝除了具有相關功能,還能令整個會場生色不少,多了一份隆而重之的光環。

蕭志賢見了糖藝作品“龍”之後,立即拜師學糖藝。由於在法國逗留的時間有限,蕭志賢只能花一週的時間向“糖神”學習基礎功,回到馬來西亞之後,再透過糖藝書籍、電郵或電話,向“糖神”遠距離學習,展開艱辛的糖藝之路。“法國糖藝師傅每年都會飛來大馬兩次,我通常是把平時學習的作品拍攝下來,待他來馬時才交給他批評指正。”

糖藝在大馬未成氣候,蕭志賢在學習路上也只能靠自己摸索、探討,因此比任何人都花了更多的時間,然而,也因為這個因素,蕭志賢比任何人都更能掌握糖藝的竅門與秘訣,以自己的方式來創作,以自己的專業與人分享。

蕭志賢懷有1個目標,就是籌集足夠的作品與心得,編寫1本屬於大馬特色的糖藝書籍,讓大馬糖藝衝出西方和中國糖藝作品的框框,創造出屬於大馬的糖藝世界。

糖藝需要1雙火焰之手

糖藝除了是一門講求膽大心細手工巧的手藝外,最重要的是,糖藝師雙手要能夠忍耐熱度,即擁有1雙“火焰之手”!

糖藝不像水果雕刻,抓1個西瓜在手裡,以手工刀精雕細切就行了;糖藝的製作步驟要比水果雕刻繁雜也繁瑣得多,分分鐘都要和熱接觸,製作過程是緊湊且不能間斷的,一氣呵成不得中途放棄。“製作糖藝最基本的條件是要非常細心,因為雙手所接觸的都是滾燙的糖漿,一不小心就會被灼傷。”

蕭志賢就試過無數次被糖漿灼傷的經驗,雙手馬上起水泡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

他強調,糖藝師要有1雙耐得熱的巧手,有些人天生雙手不怕熱,正適合學習這門手藝。所謂熟能生巧,他認為只要用心練習,雙手自然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灼傷經驗中,令到皮膚組織越長越厚,最後,連不能耐熱的雙手也會變成“鐵手”。

此外,糖藝師也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因為糖漿倒了模,或經過捏、吹、拉的過程形成形體之後,就不可能再恢復原狀。因此,在下手前,糖藝師要先在心裡架構形態,清楚自己要做的是甚麼造型與圖案。“我認為抽象的糖藝比較容易做,因為作品想像空間大,可以天花亂墜自行創作,而寫實的作品則比較困難,因為造型、對比和表情等各方面都要正確,才能稱為1件好作品。”

懂竅門保熱誠不能半途而廢

所謂萬事起頭難,但只要懂得當中竅門以及保持對糖藝的熱誠,不怕創作不出得意作品。

糖藝的製作過程中,從砂糖的種類、煮糖的時間與溫度、所滲入的葡萄糖漿,以及所處空間的溫度、濕度等客觀因素都有著相互關係;從清水與白砂糖參在一起的那一刻開始,糖藝創作就不能半途而廢,否則最終就只剩下1堆無用的砂糖,根本談不上甚麼藝術作品。

中國研創藝術西方表現更傑出

糖藝原本是中國研創的一門藝術,但卻在西方國家發揚光大,無論造型還是創作,西方糖藝都比中國糖藝表現更傑出。

蕭志賢披露,糖藝是中國人研發出來的一門藝術,自此技術自傳入西方之後就被西方糖藝專家發揚光大,成就青出於藍,並成為西方餐點擺設上重要的一環。“或許西方人比較專注於創作和研發工作吧,我甚至知道西方有一些糖藝愛好者,為了糖藝而特別設計了1個恆溫工作室。”

蕭志賢表示,製作糖藝最擔心的就是溫度和濕度問題,因為兩者都會影響糖漿的軟硬度和光澤;馬來西亞是1個炎熱且多雨的熱帶國家,因此對糖藝創作影響頗大。“糖藝要不斷練習才能探出當中竅門,糖藝師必須親自動手做,才能拿捏得精準,做出來的作品才會有說服力,這些技術都是教不來的,一定要自己動手做。被灼傷過,才能做出成績來。”

懂多一點:拉糖

拉糖是糖藝其中一個重要塑形技術,其方式是將糖漿透過壓扁、拉薄、捏型和黏貼的步驟,將“配件”一個個“貼”起來定位,最終成為1件糖藝作品。

拉糖的典型例子是玫瑰花。製作玫瑰花是蕭志賢的強項,經他手中拉出來的玫瑰花,顏色晶瑩剔透,令人讚嘆不已。

從花蕊開始做起,每1片花瓣都是由糖漿拉捏而成,片片花瓣都閃耀著奪目的光輝,宛如從玫瑰園裡摘下的真玫瑰一樣。

懂多一點:吹糖

吹糖是糖藝另1個塑形技術,主要是以“吹”的方式,將氣體注入糖漿內,讓創作品鼓脹脹,呈內虛狀態。

蕭志賢現場示範“天鵝”的吹糖技術,只見他把1根硬管子插入糖漿內,一邊吹氣一邊捏出天鵝的造型。只消幾分鐘,1隻栩栩如生的天鵝就誕生了。由於製作天鵝的糖漿沒有加入任何色素,就蕭志賢1雙巧手搓捏和吹出來的天鵝泛起如珍珠般的光澤,從每1個角度觀看它都呈現不同的光彩,質感剔透,極為吸引人。

天鵝的頭部和身體是以“吹”的技術製成,而羽翼部份則是以拉的技術來呈現,2者個別完成之後,以火焰鎗將接駁處燒溶,黏合起來,天鵝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教你做糖藝

糖藝的基本材料是清水、糖和葡萄糖漿,蕭志賢現身說法,與你分享糖藝創作過程。

材料:
清水750ml
白砂糖2kg
葡萄糖漿600g

步驟:
1.把糖倒入清水中,放入爐上煮滾,倒入糖漿。
2.滾至138℃時,可加入色素。
3.將糖漿倒入silpat內,不停反覆搓揉,至它逐漸變冷。此時的力度和時間必須拿捏得準,若糖漿冷卻過快,其顏色容易變得深沉,若糖漿冷卻過慢,又會導致糖漿外層撕裂。
4.搓揉好的糖漿置於糖燈下,讓它保持80℃恆溫。

大馬光明日報